《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江中孝做客电子科大中山学院“莲峰论坛” 期待中山学者多出接地气的研究

中山商报 2019-01-25 20:06

江中孝罗介金 摄四十年前,“休眠”多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因中国改革开放而“苏醒”。从逐渐恢复,拨乱反正,到日益规范,不断创新,当代中国学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学术研究之路。11月11日下午,《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广东省社科院历史学研究员江中孝来电子科大中山学院“莲峰论坛”开讲,介绍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发展道路。他认为,学术研究应当具有现实关怀,得以解决中国问题;未来的中国学术界还要继续加强“中国表达”,在国际学术界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

本报记者 廖薇

上世纪八十年代

学界重新“走向世界”

回顾四十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发展道路,江中孝指出,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学者发现我们之前的研究方式和语言表述已偏离了学术的范畴,当时中国最火的书籍有“走向世界丛书”“走向未来丛书”“商务汉译世界名著”等。 可见那时的中国学人为了要重新赶上国际水平,首先是积极学习外国,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尽力接近国际同行,了解其研究水平。但在理论方法上,我们不是盲目跟从,而是以此解决自己的问题。今天看来,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走向世界,走向未来”风潮,对当今中国学术研究依然有所影响。如当下的计算机应用,就是从信息论的研究铺垫而来。

不管什么类别的研究,都要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唯有了解过去,了解现实,学术研究才能更合理地规划未来。改革开放对中国学术界的影响从技术、思想、到观念的层层递进,是一个逻辑发展的过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术研究日益规范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 人文社会科学也以学科建设为中心。此时的历史学不再一昧批判他人,而是试图去了解别人,认清自我,正视差距,探索自己的道路。

江中孝认为1983-1986年,中国学术研究发展迅猛,取得了许多突破以往的进步。学术期刊也与此同步。其发展的原因,离不开当时高校研究队伍的扩大、机构的建设、成果的增多。但学术讨论仍比较简单。

然而1986年是一个重要节点,高校科研与社会发展脱节,高速发展的商品经济把教育和科研大步抛离,“象牙塔”内的研究者深感落差,打击了他们从事研究的积极性,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才逐渐回转疲态,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迎来真正的大发展。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学术研究从宏观发展到微观,也日益体系化、规范化。“早期的学术刊物都不太规范,每期的页码都不一致。注释也不规范,缺少对学术史的梳理。在语言表述上常有"有人认为"、我们认为"的含糊表达。”江中孝指出,1996年以后, 学者才广泛重视对征引文献、学术史梳理的规范。

“211”工程助力高校学报升级

国家“211”工程的实施给高校学报的面貌带来飞跃式的改变。

在此次之前,高校学报只发本校文章,多为综合性刊物,因编辑人手有限,存在栏目设置问题,犹如“学术拼盘”、吸引好稿的竞争力也不如社科院、社科联主办的学术刊物,学报质量与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的发展趋势很不匹配。

但自从“211”工程将高校的学术刊物水平纳入考量后,各高校开始重视自身学报的质量。为缓解学术期刊的资金压力,教育部也推出了名刊名栏工程,为优秀的高校学报和名栏目给予资金奖励。目前,以北京大学学报为例,本校稿件控制在30%左右,大量采用外部稿件也扩大了学报的读者范围。一些综合实力较弱,但个别学科较强的学校也通过名栏工程提升自身学报的水平,像安阳师范学院主办的《殷都学刊》,现已具备世界性的影响力。

江中孝最后总结道,回顾过去,中国学术研究的研究视野已转向以问题为中心,1996年至现在,学术研究更规范,面向世界,学术完成了由技术——思想——观念——思维的发展过程,逐步有了中国的语言体系表达。

在讲座结束后,江中孝还与中山社科工作者进行了交流,他特别指出,广东的孙中山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中心之一,广东的学术期刊在国内学术界也起着一定作用。他鼓励中山学者深入本土,扎实研究,多出一些接地气的研究成果。在选题上要富有时代敏锐性。他还特别提醒,投稿学术期刊网要谨慎分辨网站的真伪、不要通过中介发表论文。“高校学报和省级刊物都不差钱,不会向作者收费。”

新闻推荐

“限高架”不限高 龙门架被强拆

1这个龙门架实际净空约8米,根本没有限高作用。2焊工对限高架进行切割,将其上下分离。3长达30米、横跨六车道的龙门架被拆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