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吉他演奏家杨杰携手青年吉他演奏家刘明泽做客中山“星期二艺术沙龙” 用古典吉他“点亮”生命之光
本报讯 (记者 廖薇 孙俊军)11月13日晚的星期二艺术沙龙,中央音乐学院吉他演奏家杨杰与刘明泽为观众奉上了一场动人心弦的古典吉他专场音乐会。古典吉他的音色流淌而出,它时而缠绵、时而激越、时而欢快、时而忧伤……自幼失明的杨杰在现场用古典吉他“绘”出缤纷的生命。
“90后”的刘明泽和“70后”的杨杰是中央音乐学院古典吉他教授陈志的学生。他俩师承了陈志教授同时使用指甲和指头的演奏方法。陈志教授的演奏方法兼容并蓄,入门较难。事实上,现在的吉他演奏也少见纯粹的指甲派或指头派,多是各有偏重。沙龙音乐总监甘霖表示,哪怕现有很多人在玩吉他,但能静下心来学习古典吉他的人还是少数。这也是他策划这场音乐会的初衷。
为了让中山听众逐步了解古典吉他的真容,杨杰特别改编了两首中外流行歌曲作为“引路”。其中,披头士的《Hey Jude》以半音进行呈现西方音乐的和声,周杰伦《青花瓷》的和声则根据其民族特色采用民乐的九和弦。他还与刘明泽协奏了改编自克莱德曼钢琴曲的《太空演奏家》 和《午后的旅程》,耳熟能详的旋律既唤起人们的心灵共鸣,也进一步展示了古典吉他的细腻多情。而杨杰独奏的《科庸巴巴》 和刘明泽独奏的《罗西尼亚纳一号》等“大作品”则体现出高难度技巧与美妙音乐性的统一,全面呈现古典吉他名作的光彩。其中的幽微,让人不由屏息凝神。等到乐声激昂处,那波涛翻滚一般的弹性音符又叫听者心潮澎湃。不少观众表示,这场演出让他们见识到古典吉他的精深。
为了给心爱的古典吉他寻觅更多知音,杨杰通过“杨杰与吉他艺术”微信公众号与学习者分享训练方法和教学心得。他说,和演奏电声吉他或民谣吉他不同,古典吉他的演奏相对内省,也考验耐心。一点细小的变动,都可导致色彩的变化。“犹如绘画,如何配置音色也是一门学问。”
在舞台上,杨杰和他的协奏搭档刘明泽皆功力深厚,只是不同的是,杨杰从不看谱。因为他一岁多时便因病失明了。采访中,杨杰对自己的视力障碍很是坦然。“我并不想端着一碗鸡汤到处兜售。”被记者问起时,他说;“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好有坏,大多数人会觉得这是一件倒霉的事,诚然,因为看不见,你不能打游戏,不能疯跑,你失去了自由。但它也磨炼了性格。因为我国盲文材料出版相对滞后,我只能靠听来学习,一开始对错参半,我便反复地听。现在我能弹的,都是我听过的。” 杨杰说,许多能力都被动地得到锻炼,音乐给予他生命之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见习生陈伟祺记者张房耿通讯员吴娟欢)打麻将输钱,却怀疑店家动了手脚,上门围堵威胁,勒索赔偿。冒充债权人之名,恐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