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研发高端镜头,打破国外垄断,获得20多项光学领域的技术发明专利他让黑夜中天眼有了“光彩”

南方都市报 2019-01-11 06:30

人物档案

李建华,现任中山市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部门经理,先后获得20多项光学领域的专利技术发明。他设计的一款安防高清一体机变焦镜头,打破了日本光学镜头在安防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他还利用双光谱分光成像技术,创新设计了“黑光全彩”技术,颠覆了传统成像理念,能够在黑夜环境下呈现真彩影像,使相关领域获取高品质基础图像的能力得到质的提升。李建华先后两次获得广东省中山市发明专利金奖,在2017年举办的中山市第二届十大工匠评选中,荣获中山市“十大工匠”称号。2018年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在2017年前,安防监控所拍摄的画面还停留在“黑白”年代。对于当时传统成像模式下的摄像机而言,要在黑夜无光情况下呈现清晰透亮的全彩画面,简直是无法实现的任务。

就在这一年,中山市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部门经理李建华让这个不可能任务成为了可能。他成功利用双光谱分光成像技术设计出了“黑光全彩”光学成像镜头,能在黑夜环境下呈现真彩影像。如今,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领域,更好地协助公安机关刑侦破案。

从业20年,李建华先后获得20多项光学领域的技术发明专利,他设计的一款安防高清一体机变焦镜头,更打破了日本光学镜头在安防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带领初创团队

打破国外垄断

2007年是李建华入行的第十个年头。他科班出身,从长春理工大学光学技术与光学仪器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在与光学、镜片打交道。这一年的5月,他南下来到了中山,加入联合光电。当时,在安防领域,国内高端镜头市场基本被日本、韩国、欧美垄断,国内光电厂家只能做些技术含量低的低端镜头,技术难度大的变焦镜头基本一片空白。

“日本进口当时卖600多,我们辛辛苦苦做出来才卖几十块。为什么别人的镜头能卖我们几十个的价格?”看到进口镜头和国产镜头之间巨大的价格差异,李建华心中始终不服气,一心想做出超越他们的产品。

可对于一个初创团队而言,这是个难以达到的目标。2007年,联合光电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个团队就只有20多人,更没有形成独立的安防镜头设计开发链条。李建华回忆,当时两间小办公室还是向中山火炬开发区的创业中心租来的。

李建华先以对标进口镜头为目标。他选取了当时市场上主流的变倍高清镜头,潜心研究,发现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核心部件———玻璃非球面。李建华说,如果国内能生产出这个核心部件,就能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高端变焦镜头的空白。

除了吃饭睡觉,其他的时间李建华都想怎样做出这个核心部件。“要做高精尖的产品一定要付出比别人多的心思和心血,做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那段时间,李建华每天画图、试验、调试,加班后回去宿舍倒头就睡,第二天起来继续。即使不洗脸不刷牙不洗澡也不觉得难受。唯一放松的机会就是每周日吃一顿好的。

经过一年多的研发,李建华终于试产出一款安防高清一体机变焦镜头T5081.这款镜头质量效果对标进口镜头,但价格只有日本镜头的三分之一,因此迅速占领国内市场。首年量产,销售额便占了公司总销售额三成,盈利占了五成。这一产品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日本光学镜头在国内垄断地位,填补了国内高端变焦镜头的空白,改变了中国不能自主研发生产高端镜头的历史。

主动揽活向高难度发起挑战

做出首款昼夜两用全彩镜头

T5081这一款镜头产品证明了李建华的实力,也让联合光电在业内有了名气。不仅在国内收获大笔订单,国外的客户也慕名而来。

2012年,一家日本企业找到了联合光电,希望能按照他们的要求定制一款畸变小、视角大而且变焦倍数大的高清镜头。之前,这家企业已经找遍了日本国内顶尖的生产商,但给出来的样品都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当时,日本生产商甚至还断言:这样的光学镜头设计规格不可能做到的。

“要完成其中一项要求没难度,这四个要求同时达到就很难了。”对于李建华而言,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相比起之前以日本产品效果为样本的逆向开发,这次研发任务的难度前所未有。

作为公司的光学设计高级工程师,李建华主动揽活,把任务扛在自己的肩上。从客户要求出发,他一步步倒推,把所要达到的指标逐步分解,尝试了一种又一种的方法。将近四个月后,他终于通过利用多群技术实现了客户的想法。

随着国内制造高端镜头的技术不断提升,镜头的变焦能力、高清效果变得越来越强大,李建华也开始朝向高精尖的方向发起冲击。这次,他把目标瞄准了夜视镜头。他发现,当时市面上安防镜头在白天使用影像清晰,但到了夜晚效果就一落千丈,不利于公安机关对夜晚案件取证侦查。

为了解决这一痛点,李建华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先后研发出全球首款变倍昼夜两用1080P高清镜头T5289、30倍大倍率安防变焦高清镜头T5390,让夜晚拍摄清晰度如同白天的想法成为现实。在2017年,他再一次在夜视镜头领域取得突破。他所设计开发的“黑光全彩”颠覆了传统成像理念,冲出了夜视镜头的“黑白”时代,在黑夜环境下也能呈现彩色影像。

“现在很多人想模仿,但模仿不出来。”在设计初期李建华考虑到产品的方方面面,因此产品极具成本优势和量产可行性。产品上市后,国内外厂家纷纷效仿,这让他倍感自豪。

一门心思只放在研发上

光学设计要当“多面手”

在不少同事看来,李建华不仅仅主动担当,还非常“高产”。每年经他独立研发的产品至少都有两三款。在他的带领下,单在安防系列,联合光电一年就能开发出十多款产品。他还先后两次获得广东省中山市发明专利金奖。

谈及李建华,联合光电工会主席杨勇对他的印象很深。杨勇说,作为光学设计经理,他带的重点项目多,设计任务紧,但他总能克服种种困难。面临人员年轻,人手紧张的局面,他也处处以身作则。为了设计,加班早已习以为常,放弃了很多节假日,有时春节都没有回老家和家人团聚。

李建华经常对公司里年轻的设计师说,设计上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因此,光学设计师要当个“多面手”,不仅要懂设计,还要懂前端后端的检测、装配等工序,做设计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就像画鸡蛋那样,画得多自然而然就画得好了。为什么就能画好?原因还真说不出来。”面对值得自豪的成绩,李建华却说不出原因来。

在光学设计领域屡屡突破,大概是因为他一门心思只放在研发上。采访期间,被问及研发人员比例、市场占有份额这些营销或者管理问题,他的答案都是“不太清楚”。

“这些我不在意,看过一下子就忘了。利润多少,成本多少,这是采购部市场部去考虑的。我心中只有一件事———提高镜头的使用性能。”

同题问答

传承工匠精神要精神鼓励+物质支持

南都:你所理解的工匠精神是什么?

李建华:应该是不计得失、废寝忘食、持续钻研某种对社会有用的技术或工艺的精神。对社会有用这一点非常重要,有些人打麻将也能没日没夜地,但你不可以说这是工匠精神。

南都:如何传承工匠精神?

李建华:精神上给予鼓励,使其有自豪感,荣誉感、成就感;在物质上能有足够的研发资金支持。此外,还需要法律上提供知识产权保护。

南都:你对行业里的年青一代怎么评价、有什么期待?

李建华:希望他们踏实、努力、诚恳,诚信。

统筹:

南都记者李春花

采写:

南都记者夏嘉雯实习生钟伟良

摄影:

南都记者何玉帅

新闻推荐

李建华: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 镜头研制领军者

李建华。南方日报记者王彪摄■工匠名片李建华,高级工程师,中山市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部门经理,先后获得20多项光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