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鼓励“先住院后结算”到2020年全市所有医院应为老年人、孕妇等群体提供绿色通道

南方都市报 2019-01-10 06:24

[摘要]到2020年全市所有医院应为老年人、孕妇等群体提供绿色通道

建立医联体内资源共享制度、拓展便民惠民服务范围;开展诊间结算、检查检验结果推送、异地就医结算等信息化便民服务。日前,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中山市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所有医院应为军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群体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有条件的医院可推行“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

市镇两级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

根据《中山市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中山将建立医联体内资源共享制度。即市镇两级公立医院将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依托医联体内牵头单位的影像、检验、病理、心电诊断等优势资源,建立区域医学影像中心、检查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实现医联体内服务供给一体化、医疗质量质控同质化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构建医联体药品供应保障共建共享机制,形成医联体内处方流动、药品共享与配送机制。

事实上,中山已在“医联体”建设上多方发力,去年5月,中山市人民医院即联合市内各镇(区)基层医院,在该院成立“中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疾病联盟”。据悉,病情已经稳定的代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将可以在基层医院就诊,不稳定的和诊断不明的疑难病人则可以转诊到市人民医院。“分级诊疗是医改的重要内容,未来多数疾病主要在基层医院诊治。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等疾病的诊治规范需要推广和共同提高”。中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梁干雄表示,通过这个联盟,可以定期组织基层医院内分泌科医生进行培训,探讨疑难杂症,通过互相探讨,增强全市医院内分泌科室医生的专业水平。

推广健康中山APP、“一卡通”等应用

此次出台的《实施方案》,还强调中山将加快完善信息管理制度。强化医院信息系统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全面推广健康中山APP、“一卡通”和移动支付应用等。开展医疗卫生大数据开发应用,实现与医保、财务监管预算管理、药品电子监管、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含中医药)、综合管理与决策支持等系统有效对接。

去年12月27日,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医疗卫生发展论坛暨中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下简称“健康中山区域平台”)便民就医工程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中山举行。截至2018年12月底,健康中山区域平台已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市、镇(街道)、村(居)三级卫生计生信息专网,联通全市所有公共卫生机构、医院、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室。目前已接入中山市30家医院、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250万份居民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累计超过100万人。

据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山在城市级智慧健康信息化方面开先河,2015年,由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了“中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营运项目”。项目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中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第二个阶段为健康中山运营服务。截至2018年12月,第一阶段已完成,进入运营期。“我们的应用系统设计更重视居民健康需求”,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构架师邹悦表示,在中山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基于中山市居民健康服务需求,中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设计了新的疾病预防控制、慢病管理、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血液管理、120指挥调度、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应用系统。

“中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线后,中山市居民健康信息服务平台同期上线运行,通过健康中山APP居民端,中山市居民可实现一院办卡,全市通用,实现了网上预约挂号、线上统一支付、检验检查结果查询、健康咨询等功能。”市卫计局信息与统计科科长钱峰表示。

“对居民来说,以信息联通为基础,通过健康中山APP构建了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通过健康中山家医APP可轻松完成家庭医生签约;通过分级诊疗,让不同病症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合适的治疗。”邹悦表示。

关注

有望实现异地就医结算等信息化便民服务

此次印发的《实施方案》还明确,中山将拓展便民惠民服务范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优化就医流程,实施预约诊疗,推行日间手术、智慧医疗、远程医疗、多学科联合诊疗等模式,加强急诊急救力量,畅通院前院内绿色通道。开展诊间结算、检查检验结果推送、异地就医结算等信息化便民服务。

据悉,到2020年,所有医院将为军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群体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有条件的医院将推行“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服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社工、志愿者服务。此外,全部三级公立医院将成立稳定的社工、志愿者队伍;到2020年,实现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社工、志愿者服务全覆盖。推进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有机结合的“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鼓励医院设立医疗风险保障基金或参加商业保险,妥善化解医疗纠纷。

此外,《实施方案》还提出,中山将全面推开医保智能监控工作,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与监督制约作用,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服务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

采写:南都记者肖伟

南都制图:何欣

新闻推荐

按时保质完成改革任务激发中山发展新活力

□本报评论员9日上午,中共中山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对全市深化机构改革工作进行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