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点赞石岐区周日延时服务 本报专题报道引发全国多家媒体转载、跟踪报道
本报讯(记者晏飞通讯员梁国璧胡天娇)石岐区自2018年12月23日起,在全市首推周日民生事项延时服务,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实现了“周末不打烊”,受到了群众的好评。该创新做法经《中山日报》于2018年12月20日率先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经济日报》、新华网等中央媒体争相转载、跟踪报道或点赞。
据了解,针对上班族、学生族“办事难”的堵点痛点问题,石岐区立足实际,先试先行,在全市首推周日民生事项延时服务。一方面对进驻中心的民生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编制清单。另一方面以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公安分局、人社分局两大部门的51项民生申办事项为服务范围,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
12月20日,《中山日报》在封2版显著版面刊登了半版周日民生事项延时服务及其他改革举措,让更多市民群众知晓最新的政策红利。12月24日,国务院主办的中央直属党报《经济日报》刊登题为《为服务窗口周日不打烊点赞》,对该区开展延时服务进行了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新浪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扬子晚报网、齐鲁晚报网、大众新闻网等数十家媒体进行转载,同时,天涯论坛、长城论坛上有不少网友对该项服务给予了正面评价和点赞。
从“准点下班”到“延时服务”,并将其常态化,最大限度为群众谋福祉,赢得了群众的好评,现场的办事群众纷纷为这项惠民政策点赞。“平时上班时间忙,周末又是单休,现在终于有时间过来办点私人业务了!”对于中心推行的周日民生事项延时服务,市民们赞叹不已。
石岐区党工委书记黄桂光表示,“周日不打烊”的举措,虽然牺牲了少数工作人员的休息时间,但却方便了群众,是一项惠民之举,要建立和完善常态化机制,同时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市民群众知晓并享受到这项最新的政策红利,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闻推荐
中山三路和银通街路口现共享电单车“路霸” 近百米长人行道被单车堵瘫
昨天上午9点,李女士向本报报料称,中山三路和银通街路口一夜之间冒出了很多街兔电单车,把人行通道堵了,给市民出行造成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