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视力变清楚,医生建议赶紧查身体 原是“早期白内障”在“骗人” 67岁的王少兰家住西区彩虹片区,半年前刚做完白内障手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跟踪治疗,如今视力恢
疑惑:视力变清晰,怎会是生病
“大概一年多前,我觉得白天看东西变清楚了。”王少兰昨日告诉记者,“自己的老花眼问题已持续近20年,读书时看不清小字体,看远处的东西却很清晰。一年多前,我忽然发现远近都看得比较清楚,还以为自己"返老还童"。”
起初,王少兰对自己的“返老还童”现象并不在意。后来,她在小区散步聊天时,将自己的奇怪现象告知同龄邻居。对方老太太却很严肃地跟王少兰说:“我家儿子是医生,老人的健康变化都不是小事,让他判断一下。”
老太太的儿子是骨科医生。他跟王少兰说:“我不是眼科专科医生,不过,王阿姨的眼睛肯定出了小状况,还是找眼科医生检查一下稳妥一些。”
对此,王少兰觉得很疑惑:“视力没模糊,怎会是生病?”最终,家人听从了邻居医生的建议,哄着王少兰去了医院。
经过眼底检查和裂隙灯检查,眼科医生明确告知王少兰:“你患了早期老年性白内障。”不久后,王少兰接受白内障手术,视力恢复正常。
释疑:老年性白内障会“骗人”
据介绍,“白内障”是眼睛内部晶状体受到老化、遗传、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因素影响,出现蛋白质变性,让晶状体变得混浊的疾病。此时,光线无法通过晶状体投射到视网膜,导致视力模糊,最终将导致患者致盲失去视力。
中山市中医院眼科主治医师曾东兴告诉记者,老年性白内障通常分为皮质型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后囊下型白内障等3个类型。在某些情况下,患病的确会出现“视力变好”的“骗人现象”,让老人家们质疑医生“有没有搞错”。
记者获悉,“皮质型白内障”又被称为“车轮状白内障”。眼珠外圈变厚变色,如同“车轮”。此时,长者往往会出现白天视力较好、夜间视力较差、看东西颜色昏暗、眼前有固定黑影等问题。
至于“核性白内障”,被俗称为“洋葱状白内障”。眼珠自上往下出现变色光带,形状如同“洋葱瓣”。
曾东兴说:“"洋葱白内障"最容易骗人。这种白内障往往导致患者的近视度数增加。对于原有"老花眼"的长者而言,由于近视对冲了原有"远视",往往会摆脱老花眼镜,出现视力改善的错觉。”
至于“后囊下型白内障”,被俗称为“锅巴状白内障”。变色的晶状体如同“锅巴”分布在眼珠内。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患者的视力反而变差。到了晚上,光线昏暗,视力反而变好。”
曾东兴提醒长者,从影响视力的角度分析,“锅巴状白内障”强于“洋葱状白内障”,后者又强于“车轮状白内障”。在手术迫切性方面,同样是“锅巴状白内障”最迫切,“车轮状白内障”排在最末位。“如果想确诊是哪种类型的白内障,确定何时手术,还是建议长者到正规医院就诊。”
新闻推荐
古镇举行金融服务落地协议签约仪式 中小微企业一次可贷款200万元
本报讯日前,“支持民企不动摇、工银普惠助发展”政策宣讲暨金融服务落地协议签约仪式在古镇镇人民政府会议中心举行,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