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文明共促发展 勇担责任服务民生 中山公交集团奋力书写政府、市民、员工满意的民生答卷

中山日报 2019-01-03 02:35

用最好的精神面貌服务好每一位乘客。为乘客提供高质量出行服务。开展公交导乘志愿服务。翻开历史,中山,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一座彰显责任和担当的城市。展望未来,位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中山,正全力构建现代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是城市的命脉,高质量的公交服务更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灵魂。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将公交发展列入“十件民生实事”全力推进,不断将“公交优先”发展理念落实到以人为本“百姓优先”上来。作为民生公交具体的承担者和承载体,中山市公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公交集团”)着力推进公交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断规范服务行为,增强服务理念,延伸服务内涵,提高服务质量。人民群众在共享城市公交的发展成果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连续两年对公交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中2016年度公交满意率为88.2%,2017年度公交满意率为88.5%。面对乘客对公交出行舒适性、安全性、快捷性提出的更高需求,公交集团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当前,公交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变化。公交集团将紧紧抓住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推动公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书写政府、市民、员工满意的民生答卷,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公交服务。

文/图何淼

1出行

更便捷

2018年新开通了大站快车3条、常规公交线路7条,优化调整20条。其中开通珠海跨市线路994路、开通广州南沙跨市线路980路。目前公交集团共运营公交线路185条。

2支付

更多元

2018年,185条公交线路、13个快速公交站台均实现支付宝二维码、银联支付等方式扫码支付乘车。其中支付宝二维码乘车享受5折乘车优惠。

3服务

更给力

2018年,持续加密班次7条,延长服务时间2条。另外,目前途经城轨中山北站20条公交线路,中山港客运码头9条公交线路,中山站公交线路9条。

4出行

更智慧

目前,累计150万人成为中山实时公交查询移动应用的用户,全市用户日均点击使用实时公交查询超30万次。2200多辆公交车实现公交WiFi全覆盖。

5车厢

更温馨

2018年,公交集团登记在册的见义勇为、救死扶伤、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逾6000宗。

互联互通构筑城市活力的纽带

三角镇到南沙新区中间隔了一条河,相隔十余公里,一直以来两地市民搭乘交通工具来往却要花一个多小时。上周五,“中980”公交车开通后,仅需半小时,而且票价最高4元。“以前都是自己开车去到蕉门地铁站,再转地铁到珠江新城。为了顺利找到停车位,早上七点前就要出发。”两年前从番禺搬到三角镇居住的刘女士,常去广州会友,中980开通后,她不再自己驾车,密集的公交班次,可以随时往返中山。

中980路线是中山——广州的首条跨市公交线路,它的开通是中山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一步。中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在珠三角城市群中担当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角色,越来越多市民有乘坐跨市公交往来周边城市的需求。为此,近年来,中山不断拓展完善跨市公交线网,推进与湾区城市间的公交互通互连。目前已经开通往返广州、佛山(顺德)、珠海、江门等周边城市的跨市公交线路20条,覆盖西区、东区、南区、坦洲、三乡、南朗、板芙、古镇、小榄、东凤、黄圃等多个镇区,连接中山汽车总站、城南客运站、金斗湾客运站等客流集散地。

随着中山在大湾区城市群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逐步显现,越来越多市民通过城轨、高铁来到中山。为此,公交集团积极做好与城轨站、高铁站、汽车客运站、港口码头的公交接驳,方便乘客来往这些出行目的地。至目前,途经城轨中山北站20条公交线路,中山港客运码头9条公交线路,中山站9条公交线路,逐步构建起了城市集散网络。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当前很多企业积极谋划在中山布局,抢抓发展机遇。公交集团将一如既往地为中山众多工业园区、企业提供公交配套服务,解决企业员工的出行难题,推动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提高城市吸引力,助力中山培育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线网升级编织城市出行的脉络

公共交通,犹如穿行于城市的“脉络”,是否科学完善,关系着城市运行的效率和市民生活的品质,更关系到这座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助力中山加速融入大湾区建设。近年来,中山市结合公交线网规划,围绕市民“安全、便捷、经济、环保”的诉求,新开发片区的建设情况,以及现有公交枢纽站、首末站为支撑点,从线网布局、票价优惠、调度管理、运力结构、运营机制、公交优先政策等服务要素进行提升和优化,构建起了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的“城区+城镇+镇内”三级公交服务网络。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里,公交集团新开通大站快车3条、常规公交线路7条,优化调整20条,加密班次7条,延长服务时间2条,提前并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民生公交任务,进一步拓展公交服务覆盖深度。

如今,180多条公交线网,3740多个公交站点,不仅对全市较大的商业区、机关、医院、学校、公园、景区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达到了全域化覆盖,也覆盖了所有的镇区、村和社区,解决了公共交通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初步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营运。在智能调度系统这个公交运营“大脑中枢”的高效运转下,2200多辆公共汽车每天有序运行37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9.25圈,每天运送市民近50万人次,把工作、游憩、住宿、饮食等各种城市功能紧凑地连接起来,保障了这座城市生机勃勃地进行各项活动。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居民出行距离大幅增长,且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公交集团逐渐从“被动调整线路”到“主动塑造需求”,利用大数据技术捕获市民出行数据深层的价值,掌握了乘客出行习惯,为线路优化和规划提供科学决策和数据支撑。譬如,2017年度公交大数据分析显示,目前热门出行线路有211、12、022、991、050等,公交出行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山汽车总站、人民医院、城南客运站、城轨中山北站等。这些数据都为引导公交智能服务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参考。

便捷快速促进城市畅行提速

上个月初,中山新开了大站快线K26(城轨中山站——坦洲金斗湾客运站),沿途经过南朗崖口村、孙中山故居、五桂山旗溪村等风景优美的地方,被网友冠以“美爆的公交线路”,不少外地市民坐城轨到中山乘坐K26,快速到达到这些地方畅玩。

2018年11月13日,K19(市人民医院——板芙深湾市场)开通,往返板芙镇和城区单程时间可节约30—40分钟;

2018年6月28日,大站快线K18(“人民医院—阜沙卫民”)开通,常往返于市人民医院和阜沙镇之间的市民可节省20多分钟;

……

目前,中山已开通了19条大站快线,覆盖了所有的镇区,方便市民在镇区与城区之间的快速往返,缩短了通勤时间。2017年中山公交大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大站快线工作日早高峰运送速度30.44km/h,晚高峰运送速度27.59km/h,运送速度与私家小车的平均行驶速度相当。

大站快线仅是优化线网提升出行效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公交集团积极配合城市交通治堵工程,主动优化完善公交供给端,推开高峰线加密高峰时段班次,开通定制公交线路满足出行个性化需求,先后为天水湖、中澳春城等数十个新建小区开通了037、996路等数十条线路,消除因新居民小区产生的公交服务盲区,让群众就近出行。通过多元化、精细化的公交服务,营造快速、便捷、畅通的公交出行环境,为城市高效运转换挡提速。

当前,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已经严重困扰了社会秩序和市民工作生活,必须提供更高效的出行,才能让市民享受城市带来的快捷与舒适。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病”的一剂“良药”,尤其是通过骨干线路引领城市空间紧凑、集约发展。

以快速公交示范线主线B1路为例,全长约12.6公里,共设置13座封闭式中央岛式站台,使得中山主城区与火炬区之间的公交出行时间缩短至30分钟,短期内极大地提升中山公交服务能力。目前,整个系统每天运送乘客超过6万人次,其中36%的客流是从私家车(小汽车)和摩托车等其他交通方式转移过来,减少了私家车出行,缓解了交通拥堵。

服务提质擦亮城市流动的名片

2018年12月16日,中山马拉松开跑,受道路交通管制,公交承担大量的运输工作,参赛选手及赛事工作人员可免费乘坐公共汽车;与此同时,8辆公交车临时用作收容车,紧跟在选手身后保驾护航,成为马拉松赛道上一抹绿色的风景线。

除了马拉松比赛,在如元宵节烟花汇演、中山书展、小榄菊展、大涌红博会,古镇灯博会、珠海航展等大型展会现场,市民还可以看到一辆辆公交车提供的优质服务,确保展会期间市民出行顺畅。

在这个过程,不少初来乍到的游客从公共汽车的第一印象中,开始认识中山这座城市的魅力,久居中山的市民则在这张“名片”上感受到城市日益浓厚的和谐氛围。为此,公交集团时刻牢记使命,以为市民提供满意的公交服务为己任,让城市公交更有温度。

服务好每一位乘客,关键在一线司乘。公交集团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公交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难题,“公交服务提升年”、“公交服务深化年”,“公交服务提质年”,连续三年每年初定下一个改革主题,以高压态势严抓安全和服务质量,整治营运安全服务的顽症陋习。重点实施了营运中严禁使用手机的“人机分离”措施,调整所有营运线路最高行驶速度为60KM/H,实行发车前酒精测试,开展“斑马线礼让行人”活动等。

公交车厢就是一个小小的流动社会,司乘须用最好的精神面貌去服务好每一位乘客。为此,公交集团持续加强员工司乘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员工讲文明、乐奉献的职业道德素质,引导和激励广大员工自觉提升自我素养和文明服务意识。苦于常人不知处,乐在乘客满意中。如今,很多司乘都和乘客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每天遇见除了彼此问好,甚至还会聊聊工作或生活上碰到的趣事。“这几天没有看到你搭我的车,去哪里出差了吗,还是休假了?”很多司机服务非常细心,特别是老年人上车,都会提醒坐稳扶好,或者等他们找好位置后,才缓缓启动。

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乘客的认可。员工队伍中涌现出一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先进个人”、“中国好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先进典型。在他们的引领下,全体员工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服务投诉大幅减少,好人好事逐渐增多。过去一年登记在册的好人好事逾6000宗,向社会传播了公交正能量,共同弘扬了中山博爱精神。公交集团蝉联“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荣获了“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智慧引领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交通领域不断渗透,公交集团注重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的运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驱动智慧出行,延伸智慧城市的触角。

如今,公交出行越来越智慧,一部手机在手,就能解决没零钱乘车、不知道公交车何时到站、等车时间无聊等一系列小烦恼。例如,实施公交查询服务功能实现了预测距离、预测时间、班次发车时间及线路实时路况等信息查询,达到了“掐点等公交”的出行效果。免费WIFI服务覆盖全部公交车,让市民乘车过程中实现快速免费上网。所有公交线路、快速公交站台实现扫码支付乘车并享受5折乘车优惠。下一步,微信等其他移动支付将接入使用。

近年来,互联网创新成果与公共交通服务加快融合,有力推动了组织模式创新和运营效率提升,为公交发展赋予了新动能和新优势。然而,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新业态也对传统公交服务提出了挑战。如网约车对公交出行、出租汽车人群的分流,共享单车对公共自行车的冲击。这要求我们主动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变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公共交通深度融合,提高供给服务能力。

绿色发展

共同守护“中山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加,汽车尾气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危害愈发突出。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必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这一点上,公交集团主动作为,坚决践行低碳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努力优化公共汽车运力结构,凸显绿色公交优势。近年来,新能源公交已逐渐取代传统能源车辆。数据显示,2013-2017年,新能源公交车年均节约3500吨标准煤。

大家可能还有印象,最早运营的车型如汽油车、柴油车,可能还拖着长长的黑尾巴,到后来的天然气车……当前,中山正以史无前例的魄力,攻坚克难,加大投入推广应用纯电动公共汽车,进一步优化公交运力结构,2018年实现纯电动车占比70%,到2020年实现100%纯电动化。同时,努力克服适合充电站建设用地短缺的状况,积极作为推进充电站建设,确保新能源车到位后正常运行。车辆档次与品位提高了,相应的,城市形象也会发生质的变化。同时,从源头上控制机动车辆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实现污染零排放,为改善中山空气质量、加快建设美丽中山凝聚“绿色力量”。

回想40年前,坐在“中巴仔”难耐酷暑严寒,如今,行驶在路上的一辆辆公交车环保舒适,市民坐进新能源公交车厢,在汽车起步时几乎感觉不到噪音和震动,加速时车内也是非常地平稳。再加上一座座高标准的港湾式候车亭,温馨、便捷的乘车环境为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打下了扎实基础。

让利于民

坚持公益票价实施惠民公交

如今在中山,公交出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日常习惯,包括上班下班、上学放学、购物、探亲访友等。在不断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同时,公交集团坚持公益定位,严格执行市政府惠民便民政策,降低市民公交出行成本。

20年来,公交票价不仅未涨,2008年至今还连续三次优惠。从9.5折优惠到7.5折优惠,再到现在的5折优惠,仅需1元市民即可乘坐里程在20公里之内的大部分公交车;以及实行60岁以上新老中山人等特定对象免费乘车,快速公交系统实行同台双向免费换乘。一次又一次扩大了惠民的范围,票价优惠幅度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目前,中山市已发行中山通IC卡近350万张,随着扫码支付五折优惠的普及,每日约37万人次享受优惠乘车,优惠乘车比重占公交客运量超过7成。市委市政府通过实施惠民便民政策,真正实现了公益性的初衷,实现了让利于民。

【结束语】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中山公交奋进的姿态;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为国为民的情怀,在谋划实现“三个定位”目标的进程中,公交集团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市交通运输局、国资委、城建集团等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守公交公益民生定位,不断将智慧、便捷、舒适、惠民等元素融入公共交通体系中,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公交出行服务,配套服务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公共交通的需求,缓解城市拥堵,节能减排,为加快建设“五个中山”(创新中山、法治中山、文明中山、平安中山、美丽中山),为广东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贡献公交力量。

新闻推荐

比亚迪电子中山工业园智能终端项目启动 预计首期项目综合产值达150亿元

比亚迪智能终端及轨道交通产业项目,是中山市2017年“3·28”百亿级的招商项目之一,也是省重点项目。本报记者缪晓剑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