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宝贵生命,我的永恒使命 中山市博爱医院急诊科:走过22年风雨兼程,持续提高医疗技能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中山商报 2018-12-28 02:54

中山市博爱医院急诊科部分医护人员合影。急诊科团队参加广东省华夏杯急救技能比赛获奖。对于一家医院来说,急诊科可以说是救死扶伤的第一战场。医院急诊科水平的高低,往往与市民百姓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面对即将到来的2019年,中山市博爱医院急诊科也即将迈向成立至今的第23个年头。回顾不平凡的2018年,该院急诊科全体同仁用踏踏实实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在医疗技能方面获得了多方的表彰和肯定。

展望未来,要想在原来的成绩上稳步前进,除了需要紧跟医院发展步伐,依照国内急诊发展先进理念规划科室发展战略外,持续提高医疗技能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更是博爱医院急诊科时刻放在心上的重担。

记者梁展宏

扬威省级急救技能系列竞赛

展现中山急诊科医护人员风采

在影视作品里,急诊科医生每天都上演着生死营救。而在真实的医院急诊科中,这种压力往往比镜头呈现的还要紧张。对于一个专业的急诊科医生来说,评估、抢救、沟通、处理等每个环节可能只有短短几分钟,甚至几秒钟时间就要做出妥善的处置。高速的急救,往往是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扎实的基础知识,过硬的临床技能,出色的临床思维做支撑。记者了解到,过去一年,市博爱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参加了全省举办的多场急救技能系列竞赛,并先后获得了多项表彰,展现了中山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专业技能过硬的独特风采。

譬如,广东省护理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于今年6月16、17日在广东省中医院举办“强质量·重内涵——急救技能”比赛,并从此次比赛中推选代表广东省参加中华护理学会2018年全国“强质量·重内涵——急救技能”比赛。此次急诊急救技能比赛分别由各地市学会选拔选手参加,总共来自19个市的选手参加此次比赛。

这是一场市与市之间的较量与交流,中山市护理学会共挑选八名来自不同医院的选手参加了此次比赛,比赛分两天进行。在6月16日的比赛上,市博爱医院医护人员夏群艳在静脉留置针操作中荣获一等奖;在6月17日进行团队急救技能比赛,该院医护人员郑文锴与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小榄人民医院四名选手组成的团队在创伤团队急救中荣获特等奖。

今年11月29日至30日,“第五届广东省华夏杯急救技能竞赛”在广州火热进行。在本次比赛上,中山市博爱医院急诊科医生庄炯宇,在全省47支队伍中个人竞赛单项奖排名第一,荣获“三基状元医师”奖,市博爱医院急诊团队则荣获“团队优秀奖。”

记者了解到,本次比赛期间,在博爱医院急诊科张映坤、洪海斌主任的带领下,由该院急诊科庄炯宇、李大飞、颜皓、郑文锴四名医务人员组队参加。大赛共有来自广东省内各地急救中心、三级甲等医院的47支参赛队伍。从理论考核到基本技能考核两项预赛,再从预赛中由团队成绩前六名的团队进入决赛。

参加上述比赛的医护人士表示,较比赛结果更重要的是,通过省级舞台与医院同行竞技,他们见识到了现代急诊培训的新模式。譬如,比赛中完全模拟事故现场,模型、模特现场都非常逼真,让医师们真正有身临其境的紧迫感,每一次的比赛都只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更好地把先进的理念、技术带给患者。

今年12月3日至5日,由广东省护理学会组织的第七届护理用具创新大赛在广州顺利举行。本届护理用具创新大赛的作品范围异常丰富,全省共有455人参与了此次大赛。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中山市博爱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颜皓的《一种诊疗床快速运转装置》从455个初赛项目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复赛、决赛。

最终,在决赛的30人中,一路过关斩将,夺得本次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记者了解到,这次比赛主要是鼓励大家勇于创新,根据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制作出更加易于临床工作和患者的护理用具。颜皓设计的作品《一种诊疗床快速运转装置》,也称作“危重病人转运架”。

以往医务人员在转运危重病人送检查或者是转科时,往往都会因为携带的抢救仪器太多无法安全放置而烦恼不已,并且在对病人进行过床检查都会因为需要反复卸载而浪费转运时间。反观颜皓设计的这个转运架,所有抢救仪器药品都按事前设计好的位置摆放,一体式设计,整个转运架可以和转运床完美结合。转运完成,也只需拧开下面的螺丝即可分离两者,大大节约了转运时间,为患者赢取宝贵的生命机会。这个转运架已在市博爱医院急诊科使用了几个月,深受大家好评。

22年风雨兼程

救死扶伤获赞颂

优秀的人才,往往离不开优秀的平台培育。市博爱医院急诊科创建于1996年8月,在不断探索中寻求发展,在努力中紧抓机遇,2000年与市妇幼保健院合并后规模进一步壮大。为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经过重新布局和装修后总面积2000平方米,抢救室近70平方米。抢救床位3张;留急诊观察床位12张;急诊输液坐卧椅47张。配置了先进的高级生命救护功能型救护车、进口呼吸机、电击除颤仪、心脏起搏器、心电图机、自动洗胃机、多功能监护仪和输液泵等急救设备。科内设置有抢救室、急诊手术清创室、急诊ICU、急诊内外科、急诊药房、急诊注射输液室、急诊收费等。均与急诊在同一平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一站式急诊服务。各诊室布局合理,环境优雅,改善了急救流程,开通了“急救绿色通道”,每天24小时为患者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医。

“近年来,我们经历的台风、中毒、甲型流感、气候变化等自然灾害事件、灾难事故、流行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让急诊科承载起越来越重的任务和责任。”该院急诊科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通过近几年对急诊规范建设和管理,特别是新的管理理念和工作计划的实施,博爱医院急诊科自身的理论基础不断强化,急救技能不断拓展,人文素质得以加强。

据介绍,目前,市博爱医院急诊科现有的一支42人的急救队伍,固定医师15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5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6人,护师21人,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和各种危重症的抢救技能。救护车年出诊6000余次,年急诊量12万余人次,年抢救病人1200余例,重大抢救400余例,抢救成功率95%以上。同时,该院急诊科还承担多项教学和科研任务,一方面承担了对本科生、研究生和进修医师的培训工作,同时也参与了全院急救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更值得一提的是,市博爱医院在医联体建设也呈现出了新局面。据介绍,近年该院积极打造资源、价值、利益共享共赢的医联体建设新格局,医院“朋友圈”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高。该院急诊科医护人员除了在省市急救比赛多次获得优异成绩外,近年来在科研方面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一线医护人员在工作之余还多次参加义诊,为特殊困难患者献医献药,无偿为许多机关单位培训急救技能,深受广大群众赞誉。

“虽然急诊工作很辛苦,但我能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所在医院、所在科室的进步,让我感觉一切辛苦都值得。同时,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我们会时刻站在人民立场,更好地服务群众,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张映坤主任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中山建行 积极投身建设中山美丽乡村

商报讯(记者梁展宏)为更好践行建设银行“三大战略”(普惠金融、住房租赁、金融科技)在乡村地区落地生根,紧抓中山市实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