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联盟成立 “服务链”融合升级 解决产业共性难题
中山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已服务企业600多家,免费提供智能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1200多套,图为广东硕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设计研发部。
南方日报记者王云摄
12月21日,美居产业园易创空间,中山市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联盟宣告成立,联盟第一届理事会在选举大会上产生。就在两个月前,中山市正式出台《关于加快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山将用5年左右时间,通过搭建开放共享、功能齐全的市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解决产业集群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共性难题,带动新增工业产值超2000亿元。
中山市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联盟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山市为解决产业集群和企业转型升级共性难题而打造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开始告别“单打独斗”模式,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之间“联手”,正在推动“服务链”走向融合升级,以更好地应对和解决产业转型发展面临的共性难题。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引领产业“借脑”升级
半年前,中山三和管桩有限公司(以下称“三和管桩”)找到了广东硕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称“广东硕泰”),希望后者能为其量身打造一套全自动生产线,以降低生产成本压力。
三和管桩始建于1993年,主要生产混凝土管桩系列产品,经过二十几年发展,现已发展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管桩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广东硕泰,则是中山市打造的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方,其运营该公共服务平台致力于为中山企业提供智能制造生产解决方案、研发生产装备、培训人才、融资租赁等智能制造全案服务,帮助企业实施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实现智能制造。
张帆介绍,历经数月的研发设计,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为三和管桩提出了自动化生产解决方案,并成功研发了管桩自动化生产线。这套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取代以往预制管桩桩芯钢筋等环节的人力,同时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自2016年成立以来,中山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已为700多家企业免费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1200多套,其中600多套被企业采纳实施,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约2300名,为160多家企业申请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累计约3000万元。
在过去几年中,中山市打造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已经不止一个。中山目前拥有5万多家工业企业,但“星星多、月亮少”,其中绝大多数属于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等共性难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现状,助推企业快速发展壮大,中山市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着力打造“互联网+”共享设计、智能制造、智能产品、易裁剪、智能抛光打磨、大数据精准营销、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检验检测、知识产权保护等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单位,利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探索出一条帮助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2016年起,中山市经信局联合广东硕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黑子信息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聚享机器人等企业,陆续合作打造了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智能产品公共服务平台、智能·共享机器人打磨抛光公共服务平台等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带领全市中小企业向社会“借脑”“借力”,发力转型升级。
据中山市经信局统计,目前,中山市智能产品公共服务平台已对接企业280家,已进入系统研发及智能主板生产厂家18家;智能裁剪快速加工公共服务平台已建成分中心6个、裁剪流水线10条、铺布流水线20条,服务企业500多家,加工柔性材料4583万件。
依托平台联盟织密公共技术服务网络
每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定位,但是,“单打独斗”并不是中山打造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初衷。
今年10月,中山市正式出台《关于加快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其目标具体可归纳为“1+1+9+N”,即打造1个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成立1个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联盟,重点围绕互联网+共享设计、智能产品、智能制造、共性工厂等九大板块开展平台体系建设,打造N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改变“单飞”模式,联手优化服务,中山市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联盟的正式成立,正在为这样的改变带来契机。
当日,该联盟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25家理事单位和14家副理事长单位,推举中山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广东硕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帆为首届联盟理事长,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执行总裁王洪波、北京东方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敖志强、鉴衡巍德谊(广东)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仲铉为名誉理事长。
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联盟的成立,将搭建中山市政府与平台、平台与企业、平台体系各单位之间沟通的桥梁,为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品牌、检验检测、知识产权保护、产品营销等全生命周期提供服务,更好地帮助企业解决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创新、资金、人才缺乏等共性难题。
联盟将组织公共技术服务单位、科研院校、社会团体等,根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筹办各类服务活动。通过深入镇区、深入企业,为企业发展把脉定向,为企业决策建言献策,为企业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实现平台、专家与企业发展的无缝对接。
“以前,单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有限的专业化服务可能只能契合部分企业的部分需求,现在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组成了联盟,可以提供的公共服务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对于企业来说,总能找到一款服务适合它。”智能产品公共服务平台运营方——黑子信息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总裁程英华表示,联盟的成立,让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更加成体系,不仅公共服务平台推广服务的效率和精准度会高很多,作为服务对象的企业,其主动寻求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张帆认为,“术业有专攻”,每一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都有其独特的服务优势,但却无法面面俱到。联盟成立的宗旨,就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协同发展,联动各行各业,推动政策、技术、资本等各类要素向联盟集聚,发挥联盟的融合优势、政策优势和技术优势,能更好地聚焦服务链,解企业难题。
“如果将专业镇的产业经济看成纵向脉络,那么越来越系统化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正在从横向将各产业联系起来。一个服务平台服务多个产业,从而将产业公共服务网越织越密,为产业经济提供越来越精细化的公共服务。”张帆说。
南方日报记者何伟楠
新闻推荐
完善“小健康”服务 构筑“大健康”格局 中山市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建议加快健康中山建设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山将做好产业配套服务,做大做强健康产业,图为火炬区智慧健康小镇。南方日报记者王云摄21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