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小健康”服务 构筑“大健康”格局 中山市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建议加快健康中山建设

南方日报 2018-12-26 06:52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山将做好产业配套服务,做大做强健康产业,图为火炬区智慧健康小镇。南方日报记者王云摄

21日上午,中山市召开2018年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会,今年的座谈会以“加快健康中山建设”为主题,市政协成立的课题组花了半年多时间进行全面深入调研并广泛听取各界意见,最终形成了2万多字的调研报告,提出了建设健康中山的“政协方案”。中山市市长危伟汉听取报告后指出,今后要将健康中山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管是"大健康"还是"小健康",我们都应该予以重视,相关部门也应有所担当和作为。”他要求各部门增强健康中山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固底板、补齐短板、做强长板,努力将健康中山打造成中山的新名片。

南方日报记者孙嘉琳

政策应多考虑“健康效益”

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主持座谈会,市政协副主席刘志伟介绍了课题调研的情况,并代表市政协就此专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课题组认为,过去的健康中山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健康城市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生态环境优美舒适,社会肌体健康和谐,中山的健康产业正方兴未艾。然而,目前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提升空间,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和挑战。比如不少市民甚至政府职能部门对“健康城市”的认识还停留在“小健康”层面,较少考虑政策的“健康效益”。

危伟汉在讲话中强调,建设健康中山不仅仅是卫计部门的事,也不能仅认为做好健康卫生服务就可以,为市民提供优质精准的健康服务、营造绿色安全健康环境、打造大湾区西岸医疗中心、实现健康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全市各镇区、各部门都有责任。“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他说,“夯实健康根基,关键是把握重点、突出难点,把健康中山的建设不断推向高水平。”

为此,市政协提出以提速、攻坚、巩固“三步走”实现健康中山的建设目标,以及“六个一体系”“六大建设项目”“三个品牌”“两大保障”即“6632”的健康工程思路。

其中,2018年至2020年将作为“提速”阶段,以卫计部门为主导,推动部门和社会参与,建立健全一批健康细胞示范点,建成广东省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争取达到国家级标准,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地区)水平;2021年至2025年的“攻坚”阶段,将把健康中山建设从健康细胞培育全面扩展到健康环境、健康生活、健康服务等关键细分领域;2025年至2035年“巩固”阶段,梳理解决健康中山建设中的体制机制、热点难点问题,到2035年后,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地区)水平。

塑造特色健康文化品牌

为加快健康中山建设,课题组建议首先要以健康城市为主体,重点抓好健康细胞的筛选和培育,同时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引领,重点抓好健康环境营造和健康产业发展,近期可以借力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东风,优先筹划“6632”健康工程中的六大建设项目,如建设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开展“厕所革命”和公共场所控烟、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等行动,并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健康医药产业集聚区。

课题组还建议,应以中山的资源为依托,抓好具有中山特色的健康文化品牌的塑造,并以健全机制为基础,重点抓好健康中山建设的组织领导与绩效考核。鉴于中山市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围绕健康文化主题,大力开展丰富多样、有益身心的健康文化活动,弘扬“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中山人精神,使健康文化和正能量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会上,多位相关领域的市政协委员从不同角度对健康中山建设阐明了观点,市卫计局、市人社局作为主要责任部门对市政协的意见建议作出了回应。

丘树宏在会上表示,建设健康中山,要做到“六个一”:树立一个目标,力争推动健康中山建设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实现现代化、国际化。抓好一个基础,做好城乡环境卫生、水体治理等基础工作。完善一个体制,在卫生建设,尤其社区医院建设等方面进行突破。利用一个地缘,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利用好港澳资源,做好产业配套服务,做大做强健康产业。注重一个考核,以业绩考核倒逼产业等方面的建设。构建一个特色,挖掘孙中山文化及相关传统文化,用文化灵魂塑造特色的健康中山城市文化。

危伟汉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是加快健康中山建设的根本遵循。危伟汉表示,中山要坚持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预防为主,筑牢全民健康上游防线;坚持改善服务,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坚持创新引领,推动健康医药产业做大做强。

新闻推荐

一纸公证书见证中山40年嬗变

中山市公证员为全省发票统一抽奖活动“南粤金税”现场公证。满满当当的公证书卷宗见证着中山改革开放40年来的嬗变。上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