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一轮大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中山市各级党组织及组织部门主动选干部建班子聚人才打基础,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山升格地级市30周年。中山各级党组织及组织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抬头看齐、带头示范、埋头实干、回头评估、点头满意“五头并进”,主动选干部、建班子、聚人才、打基础,以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新成效为中山新一轮大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本报记者吴森林通讯员钟祖彦
推动政治建设在组织工作中落地见效
“不忘初心为人民,人民幸福记心头。党和人民心相连,美好生活乐悠悠……”在黄圃镇三社社区刘氏广宽祠,一曲咸水歌对唱《高歌十九大》,让现场100多名党员干部通过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对党的十九大精神有了更深入的学习理解。在这场黄圃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上,有一对老党员夫妇格外引人瞩目,两人均为退休教师。其中,妻子表演了快板《十九大精神放光芒》,并演唱了咸水歌对唱《高歌十九大》、独唱《黄圃新歌》;丈夫则带来了十九大诗词朗诵。
黄圃镇宣讲活动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实现了“宣讲百场”目标,覆盖全镇160多个基层党组织、数万名党员群众。对于这样的活动,不少基层老党员和群众竖起大拇指表示点赞。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中山市各部门各镇区迅速行动,把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丰富宣传载体,创新宣传方式,结合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两新”组织党建等工作,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全面兴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推动持续升温、成为常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市委组织部将统筹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牵头建立沟通协调和督导检查机制,全力以赴压实责任。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协调会研究解决问题,成立督导组分头前往村(社区)以及市直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开展“飞行检查”,真督实导,传导压力;坚持一体学习领会,高标准抓实学习培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国“两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以及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结合,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召开全市组织系统学习会议,带头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先后举办多期处级干部、镇区班子成员专题研讨班,带动各镇区各单位举办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实现集中轮训全覆盖,在全市形成各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局面。
“只有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才能抓住根本、打实基础,切实抓好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筑牢党员干部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组织部门有关人士认为,要通过讲政治抓政治、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以及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等,推动各级党组织为民务实清廉价值理念根植于灵魂深处。
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今年8月,有一条微信进入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我为两新党建“打call”视频展播。张子倩:把光带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中山市心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张子倩,在“燃烧吧!书记天团”全国选拔赛中脱颖而出,作为中山市入选的两新组织党支部书记,参与全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我为两新党建打call”活动。
作为社工机构的党组织,东区心苑党支部立足于解决社区民生问题,党员社工积极带头深入社区进行探访,收集民生需求,做好兜底性民生工作,积极开展公益服务项目创新。“"党群连心、共促和谐"重点关爱群体圆梦计划”,通过整合党建服务资源,成功为东区社区困难党员群众、空巢长者、残疾人士“圆梦”。
此外,为石岐区和沙溪镇社矫人士开展的“蝶变·重生”计划、“党群共建·助矫护老”计划,以及为五桂山困难家庭开展的“党群同心·微愿筑梦”计划、为东区社区美化的“幸福花苑·幸福家园”等多个公益项目,都成功借助红色创投活动平台,募集各类资源,服务长期病患困难长者、单亲青少年、老党员、社矫人员、社区志愿者等1000多人。
就这样,全市各基层党组织与方方面面的社会力量相连接,创造性地构建了“一核四联”工作机制。中组部还专门派出调研组到中山蹲点,形成长篇研究报告《建设和谐善治城市的生动实践——中山市以党建创新引领基层治理的探索与启示》刊发于中组部《组工通讯》。
一直以来,中山市各级组织部门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强化政治引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着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围绕如何打造基层党组织可遵照执行、上级党组织可考核监督的基层党建标准化体系这一课题,中山在全省率先探索,形成了以“组织建设科学化、党员管理规范化、组织生活制度化、作用发挥常态化”推动基层党建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思路。开展党组织设置专项整治,突出政治标准发展党员,严肃党内组织生活,促使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建成镇区党群服务中心6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经联社、物业小区、商圈党群服务站92个。
初步走出中山特色人才发展路子
改革所需,发展所系。中山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省委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求,以人才支撑创新发展、服务转型升级,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山地方特色的人才发展路子。
只有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制度优势,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才能更好的发挥人才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2014年起,中山市在全国率先举办综合性大型人才节,历届共精心举办了60项招才引智活动,共吸引了29名院士、15.8万名海内外人才齐聚中山,签订包括引进院士团队在内的264个人才合作项目;为打造政策“强磁场”,2017年3月,中山市发布《关于进一步集聚创新创业人才的若干意见》,创新创业团队资助、博士后平台建设、企业引才补贴等项目的扶持力度达到省内甚至国内较高水平。对入选“珠江人才计划”的省级创新科研团队,在省资助的基础上,给予最高1亿元的配套资金资助;2016年起创新举办人才高峰论坛;提出“人才生态”的理念,建设人才生态园;建立以能力、业绩、贡献为导向的企业人才评价机制;每3年一次开展“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评选,在科研攻关、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支持;成立中山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中山市坚持政治引领吸纳,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筑巢引凤,力促各类人才创新有条件、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全面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热情。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截至2018年7月,中山培养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9人(含柔性引进人才16人)、“万人计划”人才4人、“广东特支计划”人才10人、国务院津贴专家41人、“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177人、省市级创新科研团队41个。
为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小娟强调,要凝聚吸纳优秀专家人才,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专家人才工作制度,重视发挥专家人才在决策中的参谋智库作用。要注重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做好“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评选工作,培育造就一支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人才队伍。同时要保持政策定力,全面落实“中山人才18条”及其配套措施,确保人才政策的稳定性、科学性与实效性。凡是政策明确规定的优惠条件,凡是人才可以享受的工作生活待遇,凡是作出承诺的服务事项,都努力及时兑现。
■记者手记
争当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就能以点带面、以上率下;反之,则可能给党的形象和威信造成损害。
多年来,中山市各级组织部门紧紧围绕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强调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系统推进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激励工作。
首先,注重知事识人。用好调研走访、谈心谈话、常态沟通等方法,全方位、多角度、经常性了解掌握班子和干部情况。探索差异化考察办法,注重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等重大任务和应对重大事件中考察识别干部。稳步推进“干部大数据”建设,加强干部档案数字化工作,建立“市管干部成长档案”,探索建设“市管干部诚信档案”。深化与干部谈心谈话、分片联系等做法,从日常琐事、生活细节、街谈巷议、乡语口碑中把干部考准考实。
其次,规范选拔任用。落实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细化政治考核标准和程序,落实党委(党组)和组织部门双重把关制度以及“凡提四必”、政治审查和廉政审查“双签字”等制度,坚决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坚持用人与治事相结合,适时开展空缺岗位调研,结合机构改革工作,大力推动镇区和市直单位干部“一盘棋”纵向和横向交流,进一步盘活全市干部资源。
再次,体现正向激励。抓紧推动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政策措施落实落地。统筹运用好各职能部门的专项工作考核结果,把精准化、差异化考核落到实处。逐级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库”,确保全市各个镇区、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层级都能储备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的年轻干部。
位高不能擅权,权重不可谋私。
领导干部务必清醒认识自己岗位对党和社会的特殊重要性,职位越高越要自觉按照党提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模范遵守党章党规。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党员、干部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同时,务必认真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才能在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各个环节敢抓敢管,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庆祝就是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尤其呼唤促进派、实干家。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把好用人导向“方向盘”,用好评价标准“指挥棒”。让有为者有位,为担当者担当,我们的干部队伍将焕发蓬勃朝气,我们的事业将无往而不胜。
新闻链接
●五年来,涌现出大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其中火炬开发区城东社区党委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5个党组织、22名个人获得省委表彰。
●2014年起,中山市在全国率先举办综合性大型人才节,历届共精心举办了60项招才引智活动,共吸引了29名院士、15.8万名海内外人才齐聚中山,签订包括引进院士团队在内的264个人才合作项目。
●截至2018年7月,中山培养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9人(含柔性引进人才16人)、“万人计划”人才4人、“广东特支计划”人才10人、国务院津贴专家41人、“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177人、省市级创新科研团队41个。
●近年来市委组织部机关获得中央级个人荣誉1个,省级集体荣誉7个、个人荣誉4个,市级集体荣誉7个、个人荣誉16个,承办全省组织工作重点课题连续三年获一等奖。
新闻推荐
投资孵化“齐步走”构建“双创”生态链 英诺创新空间实施 “投资+服务”双轮驱动,入驻中山两年多以来挖掘了多个优质项目?
最近,“智行者”无人驾驶清扫车在翠亨新区开始量产,并已在中山的一些小区投入使用。在“智行者”无人驾驶清扫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