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成立粤港澳大湾区ECMO救治中心

广州日报 2018-12-25 04:37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张翔宇通讯员林茹珠)日前,中山市粤港澳大湾区ECMO(体外膜肺氧合)救治中心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正式挂牌。记者了解到,自2001年中山市人民医院在国内率先成立ECMO治疗中心以来,17年时间已救治各地危重病人600多例,今年已经救治82例,总存活率达60%以上。

今年5月19日上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一间病房内,一位重症患者刘阿姨在经历了57天的生死抢救、40多天的康复治疗后,终于迎来出院。来自市人民医院ICU、麻醉科、康复医学科、心内科的医护人员与坐在病床边的刘阿姨一一握手,刘阿姨和家属给医护人员送上了锦旗,表达深深的谢意。

57天的紧急抢救中,刘阿姨一度在死亡线上徘徊。关键时刻,医院ECMO团队立即启动“叶克膜”,经过12天的治疗,刘阿姨肺功能慢慢恢复,才有了后来的奇迹。

据中山市人民医院ECMO研究室副主任廖小卒介绍,作为国内最早开展ECMO技术的医疗中心,团队得到了全国很多兄弟医院的信任与支持。近年来,医院ECMO小组多次前往国内一线城市会诊,远到北京、河南,近到珠三角、香港地区。医院ECMO团队现已加入到珠三角地区的“一小时快速反应医疗体系”。ECMO团队经历了十几年的努力,创造了数不胜数的生命奇迹。在实施ECMO救援之前,该院重症心肌炎患者救治存活率仅20%,使用ECMO技术进行抢救后,存活率接近100%。

中山市人民医院院长袁勇表示,自2013年医院建立“珠三角一小时ECMO救治系统”以来,医院有5台ECMO机器,最高峰时同时救治5个危重病人。急诊救护车上配备ECMO出诊,在外院出诊,条件简陋情况下实施ECMO,救治了许多常规救治措施束手无策的病患。对于偏远地区的病人,还有直升机转运,最远的用ECMO救治患者的过程有一个是从澳门送至无锡,通过争取时间,提高了对危重病人的抢救。

什么是ECMO技术?

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的英文简称,俗称叶克膜。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是一种强大的生命支持技术,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其在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中,特别是对暴发性心肌炎、重症肺炎等原因导致的急性心肺功能衰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

新闻推荐

感谢您的奉献时光:中山农行举办退休员工座谈会

为表达对退休员工的关心关爱,12月19日,中山农行举办“薪火相传感恩有您”2018年退休员工座谈会,该行行领导与今年退休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