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分叉 物事演化 中山的“桠”字、“丫”字地名
文/图本报记者周振捷
东桠西桠毗邻
东桠村与西桠村毗邻,不过前者属南朗关塘村管辖,后者则是火炬区六和社区的地界。两地之间源流相近,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两地乡民均为保家卫国之革命事业作出诸多贡献。
如《中山市地名志》所述,“明初,郑、麦、温三姓人先后从番禺、涌口、良都迁此,因村在小隐涌上游分叉处之东,故名东桠”。西桠方面,“明代已有人在此定居,由于地处小隐涌上游分叉处之西,初称西溪,后改为西丫,民国期间易称今名”。巧的是,港口也有一个西桠村。此处一衣带水,建村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因位于西桠涌的河口分叉处而得名。
隆冬时节,村域面积约2.8平方公里的东桠村,村口的榕树依然繁茂。村内大同街中段的武侯庙,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面积约234平方米,其墙体日渐褪色,门楣被粉刷过,注有“名士风流,圣门学问”等字样。此外,村内还有三处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建筑,左右为邻。其中,大同街1号是一栋中西合璧风格、面积约176平方米的3层华侨大屋,大同街2号则是中山抗日游击大队交通站(代号白鸽队)的队部旧址。据其门前的挂牌记载,“1943年夏,中山抗日游击大队设立交通站,代号白鸽队。此屋为白鸽队工作点之一”。
细瞧之下,白鸽队队部旧址为混合型结构,南侧为2层楼房,北侧为3层碉楼,中间夹有小巷,2层有走廊相互连接。楼房为青砖墙,正门外有两根西式石柱承托弧形阳台,栏杆外侧有花卉灰塑;碉楼首层为混凝土墙,2层以上为青砖墙,正面外墙及楼顶四周开有射击孔。多年之前,该建筑已被列为市委党史教育基地,是研究中山抗日斗争历史的重要实物材料。
西桠村,同样是有故事的地方,当地为此还结集了一本《西桠村志》,详细记录了其由最初的浅海滩涂演化为如今的殷实村庄之历史进程。村口有一座镇龙社山,沿着长长的石梯拾阶而上,绿树环绕间可见一座红色的镇龙社亭,其背后蕴藏着与恶龙相斗保卫家园的神话传说。此外,如村志所述,1931年岐关公路建成通车后,由于水陆交通方便,因此中山县四区行政中心搬到西桠村。“村内的龙母庙,作为四区区属办公地点,而朱家祠堂用作警署及驻军”。
此处是侨乡,行走其间可见到不少华侨大屋。譬如,一栋大屋的屋顶标识着“1948HONGHOUSE”字样,宣告了其始建年龄与主人姓氏。据不完全统计,西桠村侨胞的数量逾千,分布于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各国。1年前,当地组织了华侨集体省亲活动,宴开70席,共叙桑梓情谊。村内篮球场一侧的街市亭,便是上世纪80年代由华侨捐建的。笔者造访当天,约莫上午10点,街市亭的菜蔬买卖过了高峰期,逐渐安静下来,有的档主在洗刷清理摊位,有的晒着太阳喝着茶。
提及西桠村,熟悉中山历史的人会给它加上一个颇具分量的历史标签:原香山县长朱卓文及其女儿、中国第一位空军女飞行员朱慕飞的故乡。综合《中山市人物志》等史料来看,朱卓文少年时期好学武,1896年赴美国旧金山追随孙中山左右,并学习飞行技术。他一生之中身兼数职,先后担任大元帅府航空局长、广东兵工厂长、香山县长等职。他的女儿朱慕飞,21岁时追随孙中山,期间还跟她的表亲张惠长学习飞行技术,后被批准编入航空局的飞行队做飞行员。关于其事迹,《中山档案方志》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1923年,朱卓文任香山县长,朱慕飞任县政府监印员。时值滇军团长董鸿标攻打香山县城,朱卓文被困县政府内,朱慕飞手握双枪,左冲右突,成功突围,撤到西桠村。朱慕飞的英勇果敢,被传为忠孝佳话”。
北丫易名柏桠
莲峰山下,柏桠直街、东胜坊与东岳庙所在的区域,现为石岐莲新社区管辖,过去名为柏桠村,初时被称作北丫。
昔日,这是岐澳古道东干道的北丫段,邑民们在农田山林中开辟的一条通道,通往濠头及张家边方向可一路南下。东西走向、长451米的柏桠直街,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始建年份为清代。在柏桠直街东端右拐,步入的便是保留着花岗岩石条横陈模样的东胜坊。坊内的石条上,有的清晰有的模糊刻着“江汉秋阳”“五星聚奎”“贤才街”等字样。住在附近的几位吴姓老人谈及,这是旧时附近学宫及闸门拆卸下来的石碑及石匾,可视为保存历史遗迹的特殊方式。
东岳庙与东胜坊仅一墙之隔,庙前是一个大广场,抬头就能见到后面鳞次栉比的住宅楼。庙门石凳及两旁的沙发椅上,有的老人在闲聊有的半躺着,一只狗儿从旁悠闲踱步而过。廊柱石联刻着“阿阁升中灵雨洽,介邱储祉昊天齐”,庙门木联则写着“降神维岳,峻极于天”。庙内,挂着一排排塔香,已经燃点的,涌出几缕淡淡且持续的烟气,在天井处飘散而去。
《中山市文物志》论及,“据清光绪版《香山县志》记载,东岳庙在(香山县)东门外,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修。(此处)坐东北向西南,两进深,设左右偏殿,庙右为观音堂与牛王祠,庙左为客堂,面积约450平方米”。时至今日,东岳庙还承担着柏山福利会柏桠老人中心的功能,成为周边长者茶余饭后的一个去处。不过需澄清谬误的是,过往有一些风物文章,将此处与史上曾建于孙文中路七星初地附近的东岳庙混为一谈,应有所鉴别。
柏桠初名北丫,从中可发现本土地名之中“桠”字与“丫”字可以简化通用的一面。当然,“丫”字通俗易写接地气,粤语发音尤为明了,这是它不时出现在本土地名中的原因。
东凤永益村,一个四面环河绕涌的村庄,为便于区分方位,村内出现了东丫、西丫、西丫河等地名。同理,三角沙栏村西丫尾之得名亦是如此。至于南头民安村的上丫,因流经坡头沙之北的上丫涌得名,清初有人垦耕,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开始有顺德人迁来,渐成村庄。
南部镇区神湾,其最高点为丫髻山,主峰海拔386米。东西长3.1公里、南北宽2.5公里的丫髻山,特别适合菠萝及火龙果生长。早在上世纪20年代,几位华侨携“金山种”归来在丫髻山南麓开辟山地进行规模种植,由此开创了菠萝专业户的先河。时至今日,从山脚到山腰,半米高的菠萝树一垄叠着一垄次第而上,阵势颇为壮观。
新闻推荐
房本延期交付 引起违约金争端天悦城开发商一审败诉,其关联物业公司反诉要求部分业主支付物业费,补交滞纳金
天悦城开发商一审败诉,其关联物业公司反诉要求部分业主支付物业费,补交滞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