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税费减免举措 开通“个转企”绿色通道 本月起中山市实施新办法鼓励个体户向企业转型,加大行政审批简化、税费减免力度

中山商报 2018-12-21 02:57

近年来,行政审批的大力改革为中山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切实帮助。在近年新一轮地方改革中,简化行政审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已经成为中山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继2011年启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工程后,本月起中山市开始实施了有效期为两年的《中山市支持个体经济转型升级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多项“个转企”扶持举措,鼓励引导个体工商户向企业转型。其中,有关税费减免的措施可谓备受关注。

文/图记者梁展宏

【市场现状】

近3年全市“个转企”数量、速度呈双降势头

记者从中山市工商局提供的统计数据了解到,2011年初,中山市个体工商户占全市市场主体的78.5%,是私营企业的近5倍。为进一步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早在2011年中山就印发了《关于促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启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工程,提出加快引导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截至今年9月,全市实有个体工商户22.45万户,占市场主体总数的59.95%(首次降至60%以下),比2011年下降18.55%。

不过记者也留意到,尽管“个转企”比例有所提升,但目前全市个体工商户数量仍然是私营企业的数倍。由于个体工商户发展存在“两小一低一高”的特点,即规模偏小,注册资本小、产值偏低、能耗偏高。据市工商局方面透露,虽然上述《意见》在推出的头三年的推广较为顺利,但由于受“一注一开”登记方式制约,产权过户税费高、债权债务存续断链、资质荣誉难承接、原字号沿用难、经营场所受限制、升级为企业后税费增多、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繁琐等现实问题,过去几年中山“个转企”的速度、数量呈现双降趋势。

记者粗略统计,2014年至2017年间,全市“个转企”数量仅4000多户,只有《意见》实施头3年的约四分之一左右。显然,对于多年来民营经济“星星多、月亮少”的中山来说,进一步加快“个转企”速度,已经成为提升中山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

【新规亮点】税费优惠多、审批手续更简化

在2011年《意见》推出多年的基础上,记者留意到,本次出台的《办法》就专门针对“个转企”的现实难处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首先,《办法》提出进一步促进商事登记便利化。通过简化工商登记程序,放宽名称登记,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分类推行“容缺登记”。同时,各部门也将为“个转企”工作开辟“绿色通道”,通过设立专门窗口、依法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等措施提高审批效率。

更重要的是,为减轻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后的税费负担,《办法》在税费减免方面也提出了相应举措。譬如,对个体工商户转型为公司,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将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019年12月31日前,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50万元(含5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符合条件的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个人独资企业的,其个人所得税参照个体工商户相关规定执行。同一自然人与其设立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个人独资企业之间转移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另外,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后,符合条件的可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会经费等。对符合条件的转型企业,前者可享受相应的财政和金融扶持,包括申请享受“助保贷”扶持政策、高成长中小企业项目扶持政策、技术改造扶持政策、信贷支持等。

【企业案例】“个转企”后实现跨越式发展

据早前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企业而言,“个转企”企业的融资方式和渠道将更多样化,借助融资力量,企业可迅速扩大经营规模或实施技改,实现升级。近年来,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后,户均注册资本由转型升级前约5万元提升到近30万元。

譬如,中山冠龙阀门制造(广东)有限公司在“个转企”的5年来,公司从最早的小店面发展成如今拥有自身品牌,每年营业额呈倍数增长,目前业务已开拓至国内多个省市。早前该公司总经理王丽晚介绍,升级为有限公司后,作为一般纳税人,有资格参加招投标项目,加上行业发展的东风,公司的业务量也实现了几何级增长。

早在2004年就成立的小榄镇超前制衣,是2011年中山最早一批借《意见》出台实现“个转企”的企业。企业创始人丘婉莹曾介绍到,个转企前公司同样面临着业务规模小的问题。不过在实现转企后,近年公司在银行贷款、生产设备升级换代、员工人数等都实现了突破,如今业务已经从本土延伸至港澳、欧美等市场。

新闻推荐

钱隆水岸花园前期物业管理招标公告

中山市宝隆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根据物业管理相关规定,拟对“钱隆水岸花园”聘请前期物业管理进行公开招标。一、招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