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发布2018年“双十一”中山网购情况调查报告三成多受访者消费超千元
第十个“双十一”、第六个“双十二”都降下了帷幕。2009年,网购平台淘宝推出购物节“双十一”,开启了网购时代的新篇章。回顾10年“双十一”,网购群体、相关行业、社会都在悄然发生变化。为了解中山市民的网购情况及对网购发展的评价,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以下简称“国中调”)在近期开展了有关访谈,受访市民共206位(男性33.4%,女性66.6%)。国中调曾在2013开展过一次中山网购情况调查,5年过去了,中山的网购情况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问题:
超三成受访者自称有非理性消费
网购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更优的消费服务,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在此次调查中,41.3%的受访者认为近5年来网购消费者权益的维护更好了,但仍有30.1%的受访者表示在网购中遇到过商品质量问题。同时网购引发的信息泄露和信息贩卖问题仍然存在。调查显示,近四成受访者对个人信息泄露问题表示担忧,23.8%的受访者认为近5年来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有所加剧,12.1%认为大幅加剧。
另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是过度信贷影响诚信。提前消费只适应特定人群和特定时段,对经济能力有限的人群而言,提前消费是一种高风险的消费方式,“寅吃卯粮”却无力还债,危及诚信,继而引发其他社会问题。超过三成的受访者认为随网购而来的提前消费的情况在加剧,25.7%认为近5年来过度消费有所加剧,7.8%认为大幅加剧。近三成的受访者对当前的信贷问题表示忧虑,17.5%认为近5年来信贷问题有所加剧,8.7%认为大幅加剧。
此外,网购对日常生活的渗透,让人们在享受自由选择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等问题,“买买买”“扔扔扔”已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热词。调查显示:39.3%的受访者参与“双十一”活动未做预算,18.4%超出预算。30.6%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存在非理性消费行为。
与网购息息相关的快递业在给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生存环境造成了压力。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有关数据:到2020年,全国快递总量将达到500亿件,包含200亿件塑料袋和70亿件气泡袋。
建议:
建包装物回收体系
针对目前网购中存在的种种社会问题,国中调建议,加强消费引领,促进网购与生活水平相适发展;加强行业升级,促进网购与各行各业的协同发展;加强社会治理,促进网购与社会环境的友好发展。
具体来说首先要做好消费宣传,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促使个体在满足个人享受的同时更注重兼顾他人利益和后代利益,大力宣传倡导丰俭有度、雅俗兼容的消费文化。
针对移动支付、消费金融等新型主体不断深化参与网购的情况,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保持居民合理杠杆水平”的要求,一是建立风险控制体系,规范发展消费信贷,保证资金良性流动,二是加快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以更多元化的经营、更贴心的体验让更多消费者感受到现代金融服务的便利。
此外还要完善环保管理,培养良好环保习惯。应建立完善“包装物回收体系”,通过对包装物发放收取押金、回收返还押金的方式实现包装物的社会化归集和回收,从而促进垃圾分类、控制回收物流向、杜绝二次污染。还要阻止塑料包装的泛滥。针对物流行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增强物流的科技支撑力,智能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自动化分拣设备的投入,可循环可降解的绿色包装的推广,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减轻对环境的破坏。
文、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翔宇通讯员国中调
新闻推荐
科考队员在蓝冰区用冰钻钻冰了解相关情况。/新华社发据新华社南极中山站12月16日电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