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第一法院将刑事法庭骨干调入执行局,加大对拒执罪的惩戒力度 今年来执结标的超170亿元

中山日报 2018-12-18 03:32

有能力执行生效判决却拒不执行,而且主观故意明显,情节严重……往年法院执行案件过程中遇到的老难题,如今在市第一法院已得到极大缓解。市第一法院将刑事法庭骨干调入执行局,加大对拒执罪的惩戒力度。一年来,该院就拒执罪的移送和立案以及侦办建立了快速办理机制,共移送追究拒执罪案件27宗29人,同比上涨200%。

■千万元借款纠纷扑朔迷离

执行法官敏锐“破局”

11月17日,最高法院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的“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特别节目《本案正在执行》,刊播了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一起扑朔迷离的借款纠纷执行案件。

2015年9月,陈某向林某借了1300万元,邓光信、邓双全父子和任某作为担保人,将一块7000平方米的土地作为抵押担保。三方在法院的调解下达成和解。被执行人表示如果不能偿还债务,土地买卖的钱优先售偿给林某。

2016年10月,林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不过,他的“对被执行人陈某不采取任何措施,只拍卖3名担保人名下的土地”这一奇怪请求引起了执行法官黄剑烽的注意。“如果土地要带租拍卖,它的价值将会受到极大贬损。”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和担保人的一系列举动,让黄剑烽感到十分蹊跷。

黄剑烽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冻结他全部银行账户……陈某最终交待,本案中的实际借款人其实是那3名担保人。原来,陈某只是替3名担保人以公司的名义向林某借款,而林某则想得到他们名下的土地。由于当地禁止工业用地的买卖,双方就想等到案件进入执行阶段,通过拍卖的方式将土地过户到林某名下。而这种行为,无疑将严重侵犯担保人牵涉的其他执行案件的债权人利益。

在调查中,执行法官还发现邓光信、邓双全有隐藏、转移财产的行为,于是决定以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将二人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目前公安机关已掌握邓双全的犯罪证据,并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刑案全国标兵调任执行局,移送拒执罪案件涨200%

依法打击拒执罪,是人民法院在基本解决执行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市第一法院执行局长廖国添介绍,今年以来,市第一法院按上级法院要求举全院之力,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为加大对拒执罪的惩处力度,全国法院办案标兵黄剑烽从刑庭调入执行局执行一团队担任第十单元执行长。

黄剑烽到执行一线后,率领办案团队制定了一套个案突破,逐步规范打击拒执罪的工作流程。一方面加大与公安机关沟通力度,就拒执罪的移送和立案以及侦办建立了快速办理机制;一方面推进拒执罪自诉工作,通过制作拒执罪自诉流程标准,让申请执行人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为打击拒执罪开辟新路径。申请执行人黎某通过提起刑事自诉,市第一法院立案受理的当天,被执行人张某当即一次性支付82万余元全部执行款,该案入选了广东法院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一年来,市第一法院对20966名“老赖”实施失信惩戒,拘留、拘传213人。2017年,市第一法院移送拒执罪案件9件9人。今年,该院移送公安机关立案追究拒执罪案件27宗29人,较去年提升200%。

■法官决策事务专业化,今年结案金额已超百亿

在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过程中,法官不仅要低头办案,更要营造全社会理解执行、助力执行的良好氛围。黄剑烽率领团队在今年5月执行中山市德荣建筑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开展全网抓“赖”直播。当日的直播活动有30万网友围观。目前,该案法院已刑事自诉立案并对高某实施逮捕。

此外,市第一法院在执行案件中,通过引入社会化服务力量、培养执行助理等方式,优化配置、理清渠道,让法官腾出大块时间来专攻疑难案件,让案件快速执结到位。1-11月,市第一法院执行案件收案24021件,较去年同期持平(减少1.28%);结案31123件,较去年同期增长61.48%。执结标的1719675.52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5.68%;拍卖标的物2207宗,已成交1722宗,成交金额25.5亿。68名执行法官(执行员)人均结案458件。

本报记者张房耿通讯员王念吴娟欢

新闻推荐

中国科考队南极冰盖发现蓝冰机场选址区

据新华社南极中山站12月16日电(记者刘诗平)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近日在南极冰盖考察时,发现一处适合建设大型机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