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板芙镇 村级河长巡河 游鱼重现河涌

羊城地方 2018-12-14 09:19

里溪村河涌水质显著提升,游鱼重现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林翎

实习生 黄镁纯 通讯员 陈秋根

又是每月一次的中山板芙镇“河长日”,板芙镇里溪村的村干部们又像往日一样,沿着里溪村的月角涌等河段进行河长巡河工作。里溪村成立村级河长制一年多来,以往“发黑发臭”的河涌得到治理,重现当年游鱼成群的良好环境。羊城晚报记者13日从中山市水务局获悉,作为河长制度体系的“神经末梢”,中山积极探索的村级河长制度体系,正成为护河的先锋和主力。

村级河长每月带头巡河

“里溪村原来叫‘鲤溪村’”,里溪村委书记林国厂说,2013年,村里要设立了一个革命老村的标志,结果就村名的写法发生了争议。有人说要写成“鲤”,希望村子像以前一样山青水秀,但另一些人则说你们去看一下这个水还是原来的山和水吗?山上原来的松树林现在变成桉树林,河水当时的状况可以用“发黑发臭”来形容。

里溪村共有月角涌和岐江河板芙段两条河涌流经。由于以往里溪村工业、农业粗放的发展方式,给曾经山清水秀的里溪村留下了不少“后遗症”。

去年10月起,板芙镇全面推行河长制。根据板芙镇政府要求,里溪村的河长在每个月第二周的周二“河长日”,组织各村民间河长、河管员、河长制志愿者等相关人员参与巡河检查,形成问题清单,及时向镇河长办和相关职能部门反映,并在巡河结束后形成巡查记录,成为板芙镇河长制工作考核的评分依据。

在前期摸底的基础上,里溪村把河涌治理作为村里的首要事项。今年4月份,里溪村清拆了4宗使用时间长达20多年的历史跨河建筑物,总面积约317平方米。

“小白条”重现月角涌

里溪村还对河涌的污染源进行源头治理。经过村干部们摸底,最多的时候月角涌上游曾有27家养猪场、超过3000头猪。这些养猪场基本是没有取得许可证、属于非法养殖,给月角涌造成了非常大的污染。

里溪村的村级河长决定要对这些养殖场进行清拆。里溪村的清拆工作花了半年时间,清拆了1.6万平方米的养殖场,基本将上游的养殖场清拆完毕。

经过近一年的治理,里溪村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林国厂说,村干部在最近巡河时发现,月角涌里开始出现一种当地称作“小白条”的鱼类。这种鱼类对水质要求比较高,“说明水质在慢慢变好”。

林国厂指着月角涌边两大片鱼塘说,以前租鱼塘的人因为河涌水质不好,不愿意租。结果鱼塘只能以低价出租,如今水质变好了,大家争着租这两片鱼塘,租金也涨上去了。

量化考评让巡河更有实效

目前,板芙镇共设立镇级河长三名,村级河长十名,河管员、民间(义务)河长各54名,河道警长十名,河长办专职工作人员两名。

板芙镇河长办专职副主任谢柳青介绍,今年截至目前,镇级河长巡河50次,提出有效整改意见51条,村级河长巡河514次,指出问题113个。

今年4月份,板芙镇设立“河长日”,将镇村级河长巡河工作常态化,把每月第二周的星期二定为板芙镇“河长日”。为了防止河长巡河工作变成形式主义的“走过场”,板芙镇率先出台《板芙镇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建立起了村级河长制工作考核机制,规定每半年进行一次考评,考评结果将通报并作为各村年终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考评细则从河长制工作体制机制建设、日常管理情况、水环境绩效、交办、督办工作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量化考评。

新闻推荐

投资国债 安全理财

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政府债券,以国家信用为保障,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所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