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加强法治建设 建设法治型服务型城管队伍
中山市城管执法局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图片由中山市城管执法局提供
拆除违法建设现场。图片由中山市城管执法局提供
连日来,一群“蓝制服”先后到中山市东区亨达花园和石岐区星际豪庭等小区,与居民互动做游戏,讲法律讲管理。这是中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中山市城管执法局”)举办的“创建文明城市,城管服务进小区”便民活动,身穿蔚蓝上衣制服的城管执法人员与居民近距离互动,介绍城管工作。
城管服务进社区活动是拉近城管工作与市民距离的桥梁,也是市城管执法局普及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中山市城管执法局多措并举,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着力构建全系统深入学法、严格执法、创新普法的法治工作格局,为持续高效开展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去年以来,中山市城管执法局出台《中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牵头推进《中山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中山市户外广告管理规定》立法工作,法治建设工作不断取得突破。
中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杜俊强表示,中山城管将继续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打造法治型、服务型城市管理队伍,持续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建设创新中山、法治中山、文明中山、平安中山、美丽中山贡献力量。
●撰文:雷海泉黄志鸿
科学立法
城市管理工作依据更加明确
当下,一场城市市容“升级”行动正席卷中山。去年12月,中山市委、市政府印发《市容环境卫生综合大整治行动方案》,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1年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综合大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城乡环境“脏、乱、差”现象。
行动开展以来,中山大力整治马路市场,取缔露天烧烤、夜市摊区等违章摊点,整治户外广告牌和“城市牛皮癣”,严查在河涌乱倾倒垃圾和“泥头车”运输遗撒污染等行为,城市空间进一步净化。
整治户外广告牌是整治行动的重点内容之一。事实上,中山规范户外广告牌工作启动较早,2005年以来先后出台《中山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规定》《中山市户外招牌设施设置技术规定》《中山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技术规定》,实施了多轮整治。结合“四看”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山于去年再次对户外广告牌“乱象”发起整治,清除各类违法违规户外广告牌约2.3万块。
为让整治工作有法可依,结合今年启动的市容环境卫生综合大整治行动,市城管执法局牵头起草了《中山市户外广告管理规定》,旨在以立法形式,细化户外广告管理中部门职能分工、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和明确相关处罚标准,推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中山市还对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整体工作进行了立法,由市城管执法局牵头起草的《中山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向市法制局提交送审稿。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涉及面广,单靠集中整治无法根治问题,立法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的必然之举。”市城管执法局法制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有待进一步细化,原《广东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于2017年7月20日被废止,目前中山市尚未制定符合中山市市情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法律文件,导致中山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缺乏具体明细、可操作性强的法律依据和相关标准。为加强中山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立法势在必行。
《条例》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分工,细化了处罚和管理标准,并适应了城市发展新形势,将共享出行工具等管理新对象以及宠物卫生管理等社会热点纳入管理范畴,分类提出了具体管理措施。《条例》实施后,相关部门职责将进一步明晰,城市管理工作依据更加明确。
规范执法
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可追溯
傍晚6时许,下班高峰。中山市老城区石岐安山市场一处十字路口,两辆满载水果的小货车一半停在人行道,一半横在机动车道上,一旁的车流早已堵得动弹不得,车辆喇叭声此起彼伏。不久后,由中山城管、公安、交警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来到这里,依法对占道经营车辆和相关人员进行了查处。拍照、摄像、录音、现场勘验检查、发出扣押决定……执法人员到场后迅速有序开展工作,不到15分钟,执法工作就基本完成,执法队伍现场查扣了用于无照流动经营的机动车,并对相关责任人处以相应罚款。
这是今年中山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开展的主城区无照流动经营及占道经营行为整治行动的一个案例,高效执法成为行动的一大亮点。
“无照流动经营、占道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现场车流人流混杂,执法工作必须"快"又"准"。”中山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得益于去年以来实施的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城管执法工作进一步规范和提速,发生在肉菜市场等环境复杂的执法工作变得更加有规可循,现场违法行为固化更精准便捷,有效地减少了执法纠纷。
去年2月,中山市城管执法局出台《中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印发实施了《中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全过程文字记录规范指引》。按照新规,执法人员可通过文字和视音频等方式,对登记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决定、送达执行、行政强制、归档管理等行政执法全流程进行记录,实现了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可追溯,为避免和解决执法纠纷提供了支撑。
中山市城管执法局法制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主管部门,市城管执法局十分注重为执法工作“定规矩”。除了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中山城管还采取了多种举措约束“权力”。中山市从2007年起开始探索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推动行政处罚具体量化尺度和处罚程序标准化。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是其中的一项规范重点,多项城管执法行政处罚得到细化规定,有效防止了“任性”执法。此外,该局还聘请了法律顾问单位,让其在日常执法咨询、执法疑难问题解决、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等方面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借助“外脑”力量,进一步提高城管系统规范执法和依法行政水平。
强力执法
让城市“乱象”无处可遁
今年5月,横栏镇出动近百名工作人员,对该镇三沙村一处七层半高、建筑面积约7100平方米的历史违建进行清拆。清拆工作持续了20多天。8月21日,横栏镇对该镇横西村一处11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进行爆破拆除,这是近年来中山少见的爆破拆违案例。10月31日,东升镇对位于该镇同茂社区内一处11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进行强拆,拆除面积约1800平方米。清拆工作历时近20天,高层违建终成渣土……今年以来,多起集中拆违行动在中山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这是中山今年启动的治理违法建设“蓝箭”专项行动的缩影。
为深入推进违法建设综合治理,今年中山市城管办出台《2018年治理违法建设“蓝箭”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决定自2018年5月25日起至12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治理违法建设“蓝箭”专项行动。专啃“硬骨头”,拔除违建“钉子”是行动的一大主调。行动重点治理包括市委、市政府交办和严重影响城乡规划的违法建设行为;顶风突击偷建、抢建的违法建设行为;群众投诉、社会影响恶劣的违法建设行为;影响公共安全、影响市容市貌,存在安全隐患和消防隐患的违法建设行为;妨碍重点项目建设的违法建设行为;涉及规划遥感督查图斑的违法建设行为。今年1-10月,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共巡查在建项目4792宗,依法制止、责令改正城乡规划类违法建设1509宗,治理违法建筑114.74万平方米,其中拆除违法建筑73.64万平方米。
从去年底启动的市容环境卫生综合大整治行动,再到今年开展的治理违法建设“蓝箭”专项行动,中山一边加快推动立法,一边强力执法,树立法律权威。在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框架下,中山城市管理和执法工作得到更加清晰的指引,各项治理行动有效开展,让城市“乱象”无处可遁。
持续深入开展的执法行动也为法律法规完善提供了反馈。中山市城管执法局定期开展案卷评查和以案释法工作,通过收集和分析典型案例,研究法律法规在具体执法情景中的执行效果,及时掌握执法一线动态,为完善执法规章制度,消除执法“误区”,推动相关立法和法律修订工作提供了支撑。
全员学法
打造法治型城管队伍
近日,中山市城管执法系统第30场基层疑难信访研讨会在石岐区办事处举行。来自市城管执法局以及20个镇区的城管执法人员参加会议,交流信访案件处理和执法工作经验。集中学习,集体研究是中山城管系统推进全员学法的重要抓手。基层疑难信访研讨会是其中一项举措,已持续开展近4年。研讨会通过不定期邀约各镇区城市管理工作人员参加讨论,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信访工作的基本工作原则、工作方式,研究疑难案件,提出解决思路和建议,以此提升全系统执法人员学法和规范执法意识。
“一支懂法、高效执法的法治型城管队伍可为中山城市管理提供持续保障。”中山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山常住人口约330万人,而城管系统在编人员不足300人,城管工作人员配比不到万分之一,人员配备相对紧缺,管理压力较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一名城管人的法治素养至关重要,推动全员学法也就成为城管工作持续高效开展的必要举措。
除举办经验交流和案件研讨会外,中山城管还定期开展法制业务培训。全系统工作人员参与培训,共同学习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相关政策、《城市管理执法办法》、城管执法法律法规等内容,并就《中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无法确定当事人的户外广告牌查处执法程序及其他法律实务、市行政执法监督系统录入问题及执法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等进行系统讲解,为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指引。
在系统学习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中山城管还组织人员深入学习宪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开展反腐倡廉法治教育。在学习形式上,运用网上学法用法和无纸化考法系统,推动局机关及直属分局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法,不断丰富干部职工的法律知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全民普法
城管法律法规知识进社区进校园
清理卫生死角、清理围墙“牛皮癣”、城管知识问答……连日来,中山市城管执法局工作人员先后到石岐区第一城小学、东凤镇同安小学、黄圃镇对甫小学、横栏镇中心小学等学校开展城管知识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中,学生们边学边动手,拿起清洁工具,一起在校园内外体验城市管理工作,当了一回“小城管”。
为拉近城管工作与市民的距离,进一步普及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知识,中山市城管执法局持续创新城管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模式。去年,中山城管首次举办了以城管工作为主题的体验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走进城管办公大楼,参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并与城管工作人员一起上街体验城市管理工作,受到市民好评。
今年,“体验参与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继续开展。除开展城管知识进校园活动,中山城管工作人员先后走进市内多个社区,与社区居民互动,普及城管法律法规知识。近期,中山城管还将开展2018年城管工作体验开放日活动。与去年相比,今年的体验开放日活动内容更丰富,市民参与度将更高,活动除向市民宣传城管法律法规知识,还将邀请市民体验查处占道经营和拆除违法建设等执法工作。
“全民普及城管法律法规知识是推动全民支持和参与城管工作的重要基础。”中山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山城管持续深入开展面向全社会的普法工作,利用局网站、政务微博、LED显示屏等宣传媒介,向市民群众宣传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全市1800多辆出租车,近200辆公交车车尾LED显示屏上均循环播放城管常用法律法规及宣传标语。新媒体平台的角色也逐渐突出,中山城管常态化更新“中山城管便民通”官方微信公众号,持续发布城市管理政策法规、典型案例等普法内容,同时,开通微信评论功能,及时接收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强化互动效果。
持续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民的参与度。建立在“中山城管便民通”微信公众号和“志愿中山”微信公众号上的“城管问题随手拍”活动深受市民欢迎。市民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上传图片和文字,举报违法违规及“脏乱差”现象,有效延伸了城管工作的覆盖面。
中山的城管志愿服务力量也不断壮大,中山市城管执法局成立了市城管志愿者服务总队,队伍规模目前已超过800人。各镇区城管执法分局定期组织城管志愿者开展文明劝导、环境清洁、结对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服务咨询等形式,普及城市管理和志愿服务工作,营造了全民支持参与城管工作的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全国500多技术人员汇集翠亨新区参加2018中国喷泉水景高峰论坛 探讨喷泉水景工程节水与安全新技术
本报讯(记者黄标通讯员李虹)近年国内许多城市街头、公园、小区建造了会“唱歌”或“跳舞”的喷泉水景工程,欣赏喷泉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