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机,立地成人

南方都市报 2018-12-04 06:28

街谈

中山市一名行人未按交通灯信号横过马路,并在横过马路时使用手机,结果与行驶中的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摩托车乘客死亡。日前,该行人胡某被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依法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同时,胡某在审判阶段与被害人家属达成和解,赔偿被害人家属20万元。

在交通事故里面,行人一般被视为“弱势群体”,在这桩案例中,行人胡某却要负主要责任,并承担刑事责任,可以说是极不平常的案例。虽然过马路看手机导致事故被判刑属于极端个案,但在现实生活中,步行过马路玩手机的人却越来越多。据中青报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72.2%的受访者有过马路看手机的经历。路人如此,司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据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今年发布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分析报告显示,眼下交通肇事三大原因包括了无证驾驶、酒后驾驶和驾驶中使用手机。诉讼至法院的交通事故中,超过一成案件原因为开车玩手机……一想到沉迷手机令道路交通处处暗藏杀机,到处是行走的交通肇事者,就让人不寒而栗。

既然手机渐成马路上的定时炸弹,有什么办法可以把人从手机那里抢过来呢?有人提出的应对措施是罚款。譬如美国檀香山市就规定,行人在过马路时玩手机,一经发现初犯者罚款15至35美元,再犯者提高到75到99美元。重罚之下必有怂夫,我想被警察叔叔抓到过马路玩手机,罚个两三百元,的确能对一部分手机“瘾君子”起到阻吓作用。但一来斑马线、交通灯路口那么多,每个路口站个交警紧盯行人不现实,二来法不责众,打击“中国式过马路”都成效不彰,你要抓遍过马路看手机的七成路人,监狱恐怕要爆棚。

在此情况下,我看只有两条途径来减少看手机的危险性。第一就是借助技术的进步。比如早就有手机开发商研制,把手机屏幕或者程序底板做成“透明”,让使用者可以在走路时,一边玩手机一边看到路面和前方的影像。当然这样的设置最多能减少路人坠坑摔跤,不抬头还是有被车撞的危险。还有手机应用开发者开发了诸如驾驶期间切断手机通讯等功能。不过不瞒你说,我自己开车,有时还是会把苹果手机上的驾驶期间自动切断通讯功能取消掉———沉迷手机是心结心病,不是物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关于手机对人的异化,有一句话说得相当煽情:“手机让我们对万里之外的人牵肠挂肚,却对身边的人视若无睹。”同样,对于马路杀手们而言,过分沉迷虚拟世界,却忘了看看脚下的路有没有坑。虚拟世界能够满足人在现实世界无法得到满足的心理需求,工作生活节奏加快让人过度焦虑,以至于不放过任何一条资讯,手机导致的心魔直接作用于大脑多巴胺,要拒绝它,我看跟戒毒的难度不相上下。而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是逃生自救的第一步。我自己就下载了个类似“放下手机一小时”的小程序,每天自己设定一个小时完全不看手机,记录自己在这段时间做的事。记录一段时间之后回头看,你就会发现,哦,生活除了看手机之外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专心遛狗、健身慢跑、陪父母孩子、朋友同学三五小聚……

放下手机,立地成人,让我们多多享受手机之外真实世界中那些美好之事。

□兽兽

新闻推荐

2018中山留创园创新创业环境香港推介会昨在港举行 8个香港创新项目及团队有意落户

本报讯(记者谭华健通讯员徐成乐)12月3日下午,由火炬区管委会、中山留创园主办的“中国中山留学人员创业园创新创业环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