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家族揪出“被诅咒”基因
家族50多个成员中10人确诊患心脏病,已有4人猝死,4人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其他成员有不同程度的心脏不适症状。而这一切,源于体内“被诅咒”的基因。日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舒先红教授团队,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指导下,发现了目前已知最大的核纤层蛋白(LMNA)基因突变致病家系,全球首次在汉族人群中发现了LMNA新的致病位点,并率先将先进的辅助生殖技术与基因诊断技术相结合防治心肌病。
34岁的程女士两年前开始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症状,每次持续时间不长,近来发作的次数明显增多,且伴有阵发性的头晕。
“问题可能出在了基因上。”在舒先红建议下,程女士和家人全部进行了基因检测。经分析,发现LMNA基因新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LMNAc.1489-1G>C。LMN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编码的蛋白形成细胞的核纤层,核纤层是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和细胞电机械稳定的关键结构。整个家族中,程女士的临床表现及其检查结果与LMNA基因突变的影响高度契合。
舒先红建议,根据情况适时植入起搏器,积极应对可能的风险;对目前正常的致病基因携带者,建议定期随访心功能和动态心电图,以便早期干预。同时,舒先红建议该家族患者及携带致病基因的成员进行辅助生殖干预,以阻断致病基因遗传给下一代。据《健康报》
新闻推荐
不忘初心,开拓进取,中山市气象局打造“全民气象”工作新格局 乘风破浪四十载,百尺竿头气象新
中山市气象灾害预警监测信息发布中心一期项目。气象科普大讲堂进校园活动。随着改革开放阵阵春风的吹拂,中山市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