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镇新平村加快创建中山市级特色精品村 “复活”百年老墟 焕发水乡活力
新平村是民众镇典型的传统农业村,以绿化苗木业和水产养殖业为主。
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摄
在民众镇新平村旧墟场,东西走向近700米长的新平墟路沿着河涌延绵。
7棵百年老树、数间旧瓦顶砖木房和一处废旧船厂,沿路间隔分布在岸边的新建房屋之间。傍晚时分,夕阳穿过老树枝叶,洒在宽仅能通过一辆小车的岸堤路面上,村民和电动自行车穿梭其中,犹如一幅宁静的水乡生活画卷。
上世纪20年代,这里曾是人声鼎沸的墟市,商店林立,水上船只货物来往,番禺万顷沙和周边附近村落群众都到此赶圩。随着城镇化,墟市逐渐沉寂。如今,借助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水乡墟市有望“复活”,承担起新平村乡土文化名片和乡村生态游载体的角色。
近期,新平村入选中山市2018年市级特色精品村创建名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包括水上墟市等村中特色建筑和资源将被重新挖掘开发,该村将通过优化环境和产业,重新焕发水乡活力。民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民众镇是农业大镇,也是传统水乡,镇内河涌近200公里。作为水乡代表之一,新平村创建精品村有望为民众镇乃至周边地区的水乡风貌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范本。
南方日报记者雷海泉
通讯员黄露闲康雪涛
环境建设“多点开花”
还原“红桥碧水”水乡风貌
何五顷路是新平村中一条沿河而建的村道,一河两岸,民居密集。
最近两岸村民忙了起来。两周前,沿岸相关村民主动与村委签订了《清拆涉水违建委托书》,清拆沿河违建,配合新农村建设。近期村委将组织清拆工作队进场,帮助清拆该路段的涉水违建。“环境好一点,大家都受益,希望新农村建设早点开工。”村民对创建工作充满期待,一些村民已主动对自家违建进行清拆。
新平村位于民众镇东北部,村域产生于清代中晚期淤浅成沙。村中水网密布,大小河涌10多条,长度超过20公里,是典型的沙田水乡。村民依水而居,岸边人家几乎都在房屋面水处留出下水通道,一些还在岸边用锌铁板搭建了简易房屋,或居住,或存放杂物。久而久之,这些岸边搭建就成了影响村容村貌的治理难点。
今年7月,新平村入选中山市级特色精品村创建名单,提出“一环两带两区多节点”建设规划,内容涵盖交通、村容村貌、产业等方面。其中,围绕“三清三拆三整治”和河涌整治综合整治的村容村貌提升工作,成为了创建工作起步阶段的一项重点。
新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关少琴表示,结合水乡风貌,新平村将通过拆违、治污和美化一河两岸等治理措施,对河涌进行综合整治,沿河打造“岭南水乡风情带”,还原“红桥碧水”“水乡农榭”“草荡潮音”等水乡风貌。何五顷路是整治工作的示范段,涉水违建集中清拆工作预计近期启动,水质治理和两岸美化提升工作也正在紧张筹备中。
围绕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的目标,新平村在拆违的同时启动了系列“建新”工作。为适应村域被水网分割,村民居住分散的特点,新平村计划在村中多处新建13个小公园。“现在村中仅有一处公园,而且还是借用新平小学场地建设,服务范围有限。”关少琴介绍说,这些小公园用地均是村中的闲置零散集体地块。13个小公园建成后,在推动人居环境“多点开花”的同时,也可为村民在“家门口”提供更多休闲去处。
位于新平村东部的百年老墟也有望“复活”。老墟现已被新建民居包围,仅存几间空置的岭南风格砖瓦结构老屋。“他们是老一辈村民的集体记忆,虽然破旧,但一直没有拆。”新平村党总支部委员梁流飞表示,按照创建工作方案,这些旧建筑将被保留,修旧如旧,一河两岸整体提升工作也将同步启动。未来,这里将建成红色革命主题公园、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和咸水歌文化传承基地,成为新平村人集体记忆和本土文化的寄托地,休闲活动的好去处。
丰富产业结构
引入绿色产业新动能
虽然不是节假日,但连日来位于新平村西南部的水乡四季农业公园和酷酷乐奇果丛林休闲农业园门前仍停了不少来自中山、深圳、珠海等地的小车和客车,园区内不时传来游客的欢笑声。
新平村是民众镇典型的传统农业村,产业以绿化苗木业和水产养殖业为主。3年前,为丰富村中产业结构,新平村通过土地流转,整合了村中的分散用地,在镇村两级联动下,新引进了水乡四季农业公园和酷酷乐奇果丛林休闲农业园两个生态农业游项目。经过近年发展,两个项目逐渐得到游客认可。今年国庆,民众镇主要旅游景点7天共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其中水乡四季农业公园受到游客欢迎,接待游客数量约占全镇旅游景点的38%。
两个项目也是村集体和村民的稳定增收点。据关少琴介绍,土地连片出租的方式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了红利,连片出租租金比村民分散出租租金高出近25%。土地连片开放也为引进大型龙头农业项目提供了条件,破解了村中土地原来分散开发、集约效益低下的问题。
两大生态农业游园区占地近千亩,近3年来年均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成为村中仅次于绿化苗木和水产养殖业的“第三大产业”。在拉动人气和消费的同时,园区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目前村中有近百名新平村村民在园区稳定就业。
按照市级特色精品村创建方案,新平村将在村中打造“一环两带两区多节点”发展格局。其中,“一环”即通过完善村中慢行系统和游船线路,串联村中各个功能区,规划建设水乡“环形生态旅游路线”。“两带”即“岭南水乡风情带”和“田园乡径景观带”,通过优化水陆环境,形成水乡景观。“两区”即文化展示区和观光休闲区,通过改造提升新平村内历史建筑、古树名木和现有的生态旅游园区资源,打造水乡特色景点集中区。
关少琴表示,这将是新平村发展生态乡村游的新载体。村中规划也得到村民认可和积极参与,一些乡贤听说村中的新规划也表达了回乡参与建设的意愿。
新闻推荐
中山消防正以崭新的姿态,高昂的斗志,在新的征程中奋勇前进。11月9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