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宜科技 搭建智能制造的“数据桥梁” 切入工业互联网细分领域,从数据采集与数据安全发力
辰宜科技数据采集系统搭建起“信息桥梁”,让企业顺利采集数据实现“上云”。受访者供图
大数据时代,无论个人信息还是企业数据都离不开“上云”。如果将数据流比喻为通往目的地“云端”的车辆,遇到信息断崖时,就需要有人造桥让车辆顺利通行。
在南海,就有一家互联网企业从事这项基础性工作,专门当“造桥匠”——广东辰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辰宜科技”)。该企业通过其自主开发的数据采集系统,在不同系统之间搭建起桥梁,从而打破“信息孤岛”的局面,让企业数据顺利采集、顺利“上云”。
●卢浩能黄逸豪
造桥万能数据采集消除信息壁垒
辰宜科技成立于2012年,围绕“辰宜超级大脑”核心技术体系,该公司先后研发出人机(异构)融合操作系统、人机(异构)融合编程语言等一系列智能产品。辰宜科技总经理易朝刚介绍,该公司在2016年开始涉足工业互联网领域,开发了万能数据采集系统、区块链加密应用等产品。
“如果数据都不能顺利采集,又怎么能"上云"呢?”在易朝刚看来,数据采集在工业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过程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他表示,不少企业的智能生产制造设备由国外厂商提供,或者设备与原有系统之间的端口不匹配。这些系统由不同开发商提供,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系统之间难以进行数据的互联互通,导致用户投入不断增加,又不断浪费。
这一问题的本质就是信息壁垒。“要么干脆不收集信息,要么与设备提供商协商开放接口,但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易朝刚表示,厂商提供的设备都是标准化的设备,突然增加新标准的数据接口,一方面需要内部漫长的论证以及商业、技术谈判;另一方面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会导致厂商对设备数据添加封锁。如此一来,实现智能制造所需要的全方位数据采集就无从谈起了。
辰宜科技看到了这一痛点,其自主开发的“软硬数据采集交换平台”正针对此问题。易朝刚介绍,目前辰宜科技已经和中山市鑫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后者主要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自动化技术支持。
“我们做的是基础性的系统,面向全行业、全体系,就像微软的Windows系统一样。”易朝刚表示,通过这个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备的数据得到采集并处理交换到不同业务系统中。而这就是传说中的能实现在几秒钟的时间内,要将成百上千条数据,从一个业务系统录入到另外多个业务系统。
“简而言之,每一栋"信息大厦"都有它的数据构造特点,这就是"异构",我们就是在"信息大厦"跟"信息大厦"之间搭建起了一座座"桥梁",让现有的数据能够自己流动,不再需要人工"搬砖"了。”易朝刚说,通过与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结合,数据采集就成为了工厂信息化平台的一部分。
守卫保障“上云”企业数据安全
数据采集了,顺利“上云”了,那么问题来了:如何保护用户自身的数据不被“窥视”呢?
“数据安全是工业互联网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易朝刚说,对于企业来说,不光是财务数据,重要的还有企业的技术专利、生产工艺、内部员工信息等。数据一旦传输到云端,企业自然都担心这些隐私信息是否受到妥善保护。
他介绍,辰宜科技推出的区块链技术就是为了给这一担忧提供解决方案。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一次一密(相同明文、相同密钥,每次加密呈现的密文不同)等技术,不仅能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外界对信息的监控窃取,导致敏感信息的泄漏,而且还能防止接收方在查看信息后,忘记删除处理导致的密文信息泄露。
基于区块链技术,辰宜科技开发了一款手机应用程序“眯谜米密”。这四个“mi”形象地反映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对象和特点。“眯”即屏蔽信息截获黑手,使其抓瞎;“谜”指的是看不懂、摸不透、无法破解的区块链加密技术;“米”意为财产、个人隐私;“密”则指加密、保护与安全。
“安全同样是企业的痛点。”易朝刚表示,辰宜科技推出区块链技术,目的就是“让数据从头到尾属于企业自己”。
展望填补细分领域空白
正如美团、饿了么这类线上点餐平台的出现,使得很多人选择当“外卖小哥”一样,随着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不断向前发展,过程中总会衍生各类新的细分领域。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业亦然。
辰宜科技敏锐地捕捉到因智能制造发展而生的“信息缝隙”。“这个领域在国内完全空白,没有相关产品和技术。”易朝刚说,目前华为云、阿里云等都是线上巨头,但它们在线下的数据采集方面却没有深入各行各业,也没有相关产品面市,辰宜科技刚好触及到这方面的痛点。“做智能制造的企业,需要采集各种设备数据,并积累技术,目前整个行业全方位数据采集只有我们在做。”
也正因为这样,辰宜科技在信息壁垒的缝隙之间觅得一片蓝海。易朝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辰宜科技的几套系统已经实现产品化,2018年的业绩将达到去年的6倍,未来将加大市场推广和行业应用力度,并在未来几年内完成A、B轮融资,乃至与互联网巨头合作。
易朝刚也认为,要在这片“蓝海”中获得红利,需要政府营造好的环境。“工业互联网代表着下一个时代发展的核心方向,南海的制造业很发达,在打造工业互联网方面有充足的条件和基础。”他表示,透过工业互联网,将会产生“区域化大工厂”的概念,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社会的总需求会转化为大数据传递到企业中,分解、分析、交换这些数据并传递到供给侧就显得尤为重要。“辰宜科技所做的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性工作。”易朝刚说。
█观察眼
发展工业互联网需留意本土生力军
每逢展会,没有炫目的产品,没有引人入胜的体验,辰宜科技采用的展览策略基本上就是简单的“海报+彩页+口舌”。皆因这家公司所做的是底层的信息系统建设,在日常看不见的领域耕耘,但这片领域却是一片“蓝海”。
在以制造业著称的南海,互联网服务商并非没有,辰宜科技就是其中一家土生土长的企业,并在2017年被评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
这类企业所代表的,是一个关于互联网应用在产业细分领域的未来。对于一个城市的工业互联网产业战略而言,即便是一个细分领域,都值得去抢占先机,因为其蕴含着的可能性,将会让该领域的一株小树苗孕育为大树,同时有机会因此而孵化出更多相关的细分领域的企业。
这类企业就是一地发展新兴产业的生力军。对于这种自身拥有核心技术的初创型企业,南海不仅要看得见,还要抓得住,给予支持。“苏州过后无艇搭”,这是一次关于地方产业升级的投资,抓住机遇,南海可以再饮“头啖汤”。
新闻推荐
2018年度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结果公布 4家社会组织获评5A级
本报讯(记者徐钧钻通讯员李盛欢)昨日,市民政局公布了2018年度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结果。4家社会组织获评5A级,15家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