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今年创建30个市镇两级示范村

南方日报 2018-11-14 06:42

中山市全面实施秀美村庄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整洁得到了较大提升。

王云摄

图为环境优美的火炬开发区珊洲村。资料图片

中山市沙溪镇元亨里村规划布局合理,依势而建的松山公园,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社会治理方面,该村探索了不少规范生产生活秩序,完善农村卫生保障的好做法。该村以“优越制度、优美环境、优良村风、优质生活、优秀人才”为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得到了市委肯定。目前,中山正以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农村生活方式现代化,努力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近年来,中山市全面实施秀美村庄工程,已分别启动三乡、五桂山、坦洲和民众四批秀美村庄连片示范带创建工作,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整洁得到较大提升。按照《中山市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第一批的6个市级示范村(特色精品村)和24个镇级示范村(美丽宜居村)的补助资金已经下拨,正开展实施相关项目;今年第二批的6个市级示范村和24个镇级示范村的创建对象已公布,正着手编制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撰文:孙嘉琳杜公卿梁妙铃黄颖锋

1分层推进

力争3年完成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2016年以来,中山市通过制定实施《中山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多措并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专项行动,各镇区基本建立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台账。截至2017年末,全市累计拆除农村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乱搭乱建、违章建筑、非法违规商业广告和招牌等2611处,共计350771.47平方米。以重点清理农村公共区域积存垃圾和卫生死角,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制。推进雨污分流管网,因地制宜开展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增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能力。全面改造农村直排式厕所,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100%。市财政安排150万元专项经费扶持旅游厕所建设,累计扶持建设了10座乡村旅游厕所。

2017年以来,中山市启动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工作。按照《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明确了2018年—2024年各年度创建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和特色精品村的任务,并全面分解到镇、村。按照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工作部署,中山将根据全市村居资源禀赋、人口分布、经济条件、人文历史等特点,以镇(区)为主体,建制行政村为主,社区居委会为辅,按照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三个梯度层次,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用10年时间将全市农村建成“业兴、村美、人和、民富”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实施方案》的具体目标是在今年底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基本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任务;2019年底前,80%的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2020年底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面整治脏乱差及农村垃圾、污水、畜禽污染,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部行政村创建成干净整洁村,6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到2022年底前,8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创建一批村庄环境生态和谐、特色文化鲜明、绿色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民主规范、群众安居乐业的特色精品村。2025年底前,全部行政村建设成美丽宜居村,形成一批示范带动强、村庄规划建设有序、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美丽乡村。

与此同时,中山还将协助推进脱贫攻坚帮扶的131个贫困村的社会主义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创建行动,配合当地政府建成一批党组织领导有力、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公共服务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农民持续增收、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实现高水平稳定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2集中攻坚

实现净化、美化、绿化、规范化、常态化

为加快推进中山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仗。中山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相关文件精神,决定开展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以下简称“攻坚行动”)。要求年底前,全市有经济实体的222个村(居)基本完成“三清理”“三拆除”工作,逐步推进“三整治”任务,实现净化、美化、绿化、规范化、常态化。

目前,攻坚行动已进入集中整治阶段,继续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巩固好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环境卫生整治和“三清三拆”全域同步展开,力争早日达到“干净整洁有序”的要求。通过推进攻坚行动,要求各村(居)力争实现庭院卫生洁净,村居街道整洁干净,无乱堆杂物等,无生活污水乱排乱倒现象,通村(居)公路两侧和村(居)出入口无垃圾;村(居)内街道两侧围墙规整浄美,院墙院门整齐协调;村内文体活动广场设施美观;村务公开栏实用管用;无乱拉、乱挂、乱贴、乱画现象;开展好植树绿化,做到村村有树木、户户有绿化,利用房前屋后庭院发展瓜菜、果树、花卉等特色种植。此外,还将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并通过环卫保洁、“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等制度和村规民约,张贴上墙、上公开栏,使其落实到位;并建立常态化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度保障和资金保障机制,组建保洁队伍,配备保洁设施,形成长效管护机制。

根据安排,12月份攻坚行动将迎来巩固提高阶段,对集中整治的成果进行全面巩固和提高,要从突击整治向长效整治转变,及时组织开展“回头看”活动,保持整治成果,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管理机制。下一阶段,中山市还坚持加快贯彻实施《实施方案》,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向城郊村延伸,解决偏远村庄的污水处理问题。通过对标先进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学习借鉴浙江等先进地区经验,全域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各具特色、各美其美、各展所长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工作重点

(一)三清理

1.完成村(居)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清理。

2.完成房前屋后和村(居)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

3.完成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清理。

(二)三拆除

1.完成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工作。

2.完成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工作。

3.完成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拆除工作。

(三)三整治

1.整治生活垃圾乱扔乱放。

2.整治生活污水乱排乱倒。

3.整治“三线”乱搭乱接。

新闻推荐

中山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采取更有效举措推动民营经济走向广阔舞台 成立100亿元基金支持民营企业

中山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撑起了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图为黄圃镇一民营企业生产车间。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摄1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