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地生态安葬 民政提供补贴补贴对象为《骨灰寄存证》持证人;补贴标准为:海葬1000元/具骨灰,树葬或草坪(花坛)葬600元/具骨灰
[摘要]补贴对象为《骨灰寄存证》持证人;补贴标准为:海葬1000元/具骨灰,树葬或草坪(花坛)葬600元/具骨灰
参与海葬的市民将亲属骨灰撒向大海。南都资料图
在中山,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安葬方法,不仅免费,还能领取节地生态安葬补贴。南都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中山市印发节地生态安葬补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动中山殡葬事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补贴对象为《骨灰寄存证》持证人。补贴标准为:海葬1000元/具骨灰,树葬或草坪(花坛)葬600元/具骨灰。
方式有海葬、树葬、花坛(草坪)葬等
据悉,节地生态安葬,是指遗体火化后,通过海葬、树葬、花坛(草坪)葬等方式进行撒散、深埋,达到不作任何标记、不留坟头、不占地或少占地处理骨灰目的安葬方法。《方案》所指节地生态安葬是指由市民政局、文明办、国土资源局等部门联合举办,以群众自愿参与为原则开展的逝者骨灰海葬、树葬或花坛(草坪)葬。具体时间、地点以及活动方式等以当次活动有关文件为准。
根据《方案》,领取节地生态安葬补贴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逝者生前为中山户籍居民或《骨灰寄存证》持证人为中山户籍居民;二是逝者遗体由殡仪馆(火葬场)火化后,骨灰寄存在经批准设立的公益性骨灰楼或安放地,并能出具合法有效证明;三是自愿参加节地生态安葬活动,且持证人没有违反《方案》有关规定。
补贴对象为《骨灰寄存证》持证人。补贴标准为:海葬1000元/具骨灰,树葬或草坪(花坛)葬600元/具骨灰。
补贴纳入殡葬管理所部门预算
根据《方案》,领取节地生态安葬补贴有三个办理程序。首先,持证人在报名参加节地生态安葬时填报、提供申领补贴的有关材料。持证人非中山市户籍的,还需提供逝者有效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户口簿、死亡证明、户口注销证明)。其次,市殡葬管理所对持证人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结果通过电话或短信方式告知持证人。审核通过的,进入补贴发放程序。若持证人所提供的材料有缺失或不符合申领条件的,持证人可在收到市殡葬管理所电话通知后7个工作日内向该所补交材料。审核不通过的不予发放。超过规定时间未补交材料的,视作主动放弃,不再补发。最后,发放补贴,自收到持证人全部合格有效申领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由市殡葬管理所按规定标准一次性社会化发放。
据介绍,节地生态安葬补贴纳入殡葬管理所部门预算。参加节地生态安葬的骨灰须是人体死亡后经过殡仪馆(火葬场)火化所形成,且来源合法、有据可查。每具骨灰只能申领一次补贴,严禁将同一逝者的骨灰分多份、多次参加节地生态安葬活动和领取节地生态安葬补贴。持证人对所提供的骨灰和申领材料的真实性以及有关行为负责。如有变造、伪造或其他弄虚作假行为,一经查实,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从2000年至今每年开展海葬或树葬
市民政局介绍,中山一直都倡导节地生态安葬。从2000年至今,中山在每年的清明节期间均开展以“撒一份骨灰,寄托一份哀思,让生命回归自然”为主题的骨灰撒海(植树)活动。2011年开始,中山将海葬活动次数从一年一次增加到一年两次。2011年安排在清明节和冬至,2012年起分别安排在清明节和重阳节期间。2017年清明期间,为响应民政部等9部委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号召,增大骨灰节地安葬的比例,中山举办骨灰树葬,专门于福荫园公墓开辟“铭思林”骨灰树葬区。
此前,中山骨灰树葬活动费用全免,参加树葬活动的大多数为本地居民,此外还有外地户籍居民及港澳同胞参加。此外,中山对实行海葬、树葬的均不收取任何费用。
同时,为方便祭扫、纪念,中山在市福荫园公墓建立骨灰树葬、海葬纪念墙,可免费将参加骨灰树葬的先人名字刻在纪念墙上,以鲜花祭祀。另外,市民还可登录市殡仪馆或市福荫园公墓网站建立祭祀网页进行网上祭祀。
采写:
南都记者侯玉晓
通讯员李盛欢
新闻推荐
孩子近视度数深,爸妈先别慌: 分清“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
3岁男孩王旭(化名)接受幼儿园视力检查,近视高达500度近视,父母被吓坏:“难道孩子这辈子都要戴着厚厚的眼镜?”昨日,中山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