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内中山健儿奋勇争先摘金夺银赛场外小小举动展现文明城市风采 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中山代表团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中山日报 2018-10-24 04:59

第十五届省运会,中山代表团取得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图为省运会学校体育组中山定向越野队捧杯现场。第十五届省运会中山代表团授旗出征。孙俊军 摄代表团团长、副市长徐小莉带队到运动员驻地慰问。中山女排(白色)获得学校组排球比赛银牌,创造历史最好成绩。拳击。跨栏。游泳。今年8月20日,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在肇庆市落下帷幕。在本届省运会上,中山代表团共派出972名运动员参加31个大项的比赛,其中,竞技体育组20个项目,710名运动员;学校体育组11个项目,262名运动员。比上一届增加了6个单项和202名运动员,参赛项目、参赛运动员人数全面超过历届省运会。另外,还有200多名教练员和工作人员为各项比赛做好保障工作。两个多月以来,中山代表团不负重托,艰苦奋战,顽强拼搏,学校体育组以2439.55分位列全省第五,竞技体育组以4069.50分位列全省第六。最终,中山代表团以6509.05团体总分位列全省第六名,总奖牌数全省第五名,按计划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保六争五”目标任务,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2015—2017年度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以及学校组团体总分一等奖,实现了运动成绩、精神文明双丰收,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和优秀的答卷。

文/江泽丰严庆中戴淼元图/余兆宇(署名除外)

●党委政府重视

提供强有力组织和后勤保障

广东省运动会是省内级别最高、规模最大、项目最多、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不仅是对全省各市体育综合实力的大检阅,更是各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的全方位展示。这也是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广东召开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

市委市政府对参赛省运会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经市政府同意,中山市成立了第十五届省运会中山代表团,副市长徐小莉担任团长,并于6月21日召开了成立大会,为各参赛代表队加油鼓劲。代表团设置了办公室、竞赛部、财务后勤部、宣传部等机构。省运会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过问运动员参赛情况和竞赛成绩,代表团团长、副市长徐小莉带队到运动员驻地慰问,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对全体教练员、运动员的真切关怀,为整个参赛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后勤保障。

●做好“早、细、实”文章确保教练员运动员参赛无后顾之忧

本届省运会,中山市注重做好“早”字,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早在上一届省运会结束不久后,市教体局就成立了省运会筹备组,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竞赛组、后勤组、宣传组等四个组,负责统筹协调备战工作,针对参赛项目制定了具体的分工明细表,明确了责任人、领队、主教练和具体的目标任务。中山市提前一年组建队伍开始集训,教练员为了挑选队伍,集中训练,放弃了休息日和节假日,全身心地扑到工作中,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同时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进行交流赛,以赛代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实战水平。

中山市还注重讲求“细”字,做到不疏不漏,细致周到。市教体局将组织参赛作为全年中心任务来抓,全力以赴组织落实各项工作。各训练组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把运动员调整到最佳临赛状态。对重点运动员定期进行身体素质指标监测,合理调整训练强度和安排训练时间,改进训练方式和手段,并针对重点队员进行伤病预防及一对一跟踪治疗,杜绝“非战斗性减员”的情况出现。提升食堂伙食标准,优化膳食营养结构,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最佳营养保障,严把食品安全关。根据各项目训练特点和竞技状态,有针对性地调整运动员的营养结构,确保以最佳竞技状态投入比赛。

中山市还狠抓“实”字,做到统筹谋划,分兵把口。中山市有针对性地选择参赛项目以及确定中山市参赛运动员人数,在参赛项目上,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既要保证优势参赛项目,担当夺取奖牌的主力,又要有众多参与性的项目,来扩大团体总分。把学校体育组11个参赛项目分别下放到中山纪念中学、市一中等6所传统校,以及联合办队单位承担省运会组队和训练比赛任务,充分发挥了传统校和联合办队的资源优势,为运动员集训、参赛提供最好的保障和服务,为整个备战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顽强拼搏奋勇争先

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本届省运会,中山代表团整体竞争实力明显增强。从本届省运会团体总分来看,中山虽然位列第6,但竞技组的金牌数、总奖牌数排在全省第五名,团体总分还比第七名领先2000多分。学校组总分2439.55分排在全省第五名,仅比该组第三名、第四名分别少19分和8.55分,总分非常接近,而且比该组第六名高出100多分。

从本届省运会的成绩来看,中山传统优势项目得到巩固和发展。其中,摔跤(5金)、拳击(4金)、举重(4金)、跆拳道(2金)、柔道(2金)等项目,或独占鳌头或始终捍卫了中山领先地位不动摇,表现出了较强的竞技实力。竞技组田径获得了4金,学校组田径甲乙组均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竞技组篮球一个第二名、两个第四名,学校组男篮第四名,表现出较强实力,并取得新进展。

值得肯定的是,中山的潜在优势项目在本届省运会中也取得明显进步。其中,棒球获得冠军创造历史,高尔夫球参加4个小项获得3块铜牌,竞技组男足获得第四名,垒球获得第四名,学校组女子排球获得亚军、男子排球取得第三名、女足获得季军均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学校体育组男子甲组4×400米接力以3分17秒62的成绩打破省运会记录。

本届省运会,中山代表团取得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本届省运会赛场上,中山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们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做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专注比赛,顽强拼搏到比赛的最后一秒钟。比赛场下,他们管理严格,纪律严明,文明有礼,离开驻地的时候都自觉把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还原成入住前的模样,还留下了感谢信,懂得感恩。其中,学校组定向越野、女子足球、游泳队,在离开驻地宿舍后,均使用书面字条留言感谢组委会、后勤工作人员、志愿者,感谢他们为运动员们创造良好的休息生活环境。中山运动员小小举动,诠释了伟人故里、文明城市的精神面貌,凸显出新时代中山学子的优良思想道德素质。他们的举动获得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的高度评价,留言内容也在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微信交流群,以及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相关领导的微信朋友圈热传,备受各方好评。

●中山体育综合实力保持全省先进有赖社会各界支持和保障

本届省运会,中山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体育综合实力仍保持全省先进水平,有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保障。

第一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坚实保障。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中山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对参加省运会给予人、财、物上的支持。

第二是历代教育人、体育人为中山体育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中山体育后继有人,中山体育运动项目持续发展。

第三是中山市代表团艰苦扎实、科学合理训练,为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代表团团结向上,充分展示了中山“敢为天下先”的奋斗拼搏精神。

第四是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为取得优异成绩发挥了关键作用。市教体局成立了专门工作领导小组,为坚定不移完成参赛任务发挥了关键作用。

第五是“教体结合”发挥优势,改革发展成效明显。中山市进行“教体结合”改革创新后,优秀运动员进入优质学校训练学习,中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有了更好发展。

●戒骄戒躁继往开来

新时代中山体育奋勇拼搏再创佳绩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一切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一步,中山将认真总结此次运动会的参赛经验,未来中山体育工作,将推动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三大方面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积极创建体育强市。

优化整合全市竞技体育资源。下一步,中山将积极培养一批高素质教练员和高水平运动员,全面发挥目前具有的优势项目,补齐弱势项目短板,为国家多培养和输送像苏炳添这样的人才。

进一步优化体教结合。中山将以广泛开展校园体育活动作为重要抓手,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切实提升中山市体育的整体实力。

加强体育场馆建设。中山将把加强中山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按照“项目带动、大赛推动”的思路,尽快解决中山市体育场馆及设施滞后问题,推动射击、水上项目等中山市短板项目的建设。

加强健康城市建设宣传。中山将举办开展更多的有影响力的活动,引导更多市民参与健身,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继续奋斗的号角,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本届省运会已经告一段落,中山体育再次踏上新征程。迈入新时代,中山教育和体育人将戒骄戒躁、务实奋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全面提升中山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整体竞争力,紧紧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核心,进一步推动中山市体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中山交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优异答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闻推荐

十大歌手大赛“唱响横栏”

本月20日、21日,“唱响横栏”2018年横栏镇十大歌手大赛初、复赛在该镇德华湿地花海举行,大赛吸引了来自全镇各行业的62...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