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馆推“免费午餐” 环卫工多坚持付款 仁义老板善举引出两段佳话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这家位于东升镇壹加壹商场附近的拉面馆,看到门口悬挂的“环卫工人,长期免单”告示牌非常显眼。老板马国玉表示,只要门店没关,就永远兑现这个承诺,无论何时,来多少人,只要是身穿“黄马甲”的环卫工人,一律免单。面馆此举引来了街坊点赞,市民@刚子发朋友圈:“这家面馆老板仁义,心系环卫工人,值得点赞!”
不过,让马国玉没想到的是,来吃面的环卫工人没有几个愿意吃“免费午餐”。马国玉说,近三个月,陆陆续续有穿黄马甲的环卫工人来吃面,但大多吃完后坚持付钱。有的来吃过一顿免费餐后,就不肯来吃第二顿了。“是不是我的面不好吃呢?但面馆每天都要卖出去好几百碗啊。”马国玉不解。
马国玉还猜测,是不是环卫工觉得自己是出于怜悯?“只是觉得环卫工人们为我们这座城市日夜操劳,非常辛苦,自己真心想做一碗热面给他们吃,仅代表我的一点心意而已。”马国玉解释自己此举的初衷。
马国玉说,看到环卫工悄悄留下面钱离开,看到他们坚持支付面钱,对环卫工更多了一份敬意。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环卫工们婉谢“免费午餐”?曾光顾过这家面馆的环卫工人张师傅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面馆的味道不错,但我们不能去占这个便宜。我们只是干了本职工作,并没有那么伟大,怎么能白吃人家的呢?没有付出,就不该获得。”
中山市北斗星心理咨询首席心理咨询师朱洪岐认为,环卫工人不愿意吃“免费午餐”,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变化轨迹,第一次吃或会感激面馆老板的好意,第二次吃就会带来亏欠感,没有付出却得到了,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付出的比获得的多,会给人带来快乐,反之,获得的比付出的多,就会给人带来压力。
文/图本报记者夏亮红
见习生李鑫
新闻推荐
截至今年9月全市已发行老人卡30万张 每天7万人次老人免费乘公交
本报讯(记者唐益通讯员凌玮婷)昨日是重阳节,记者从市公交集团了解到,至今年9月全市已发行老人卡30万张,每日有近7万人次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