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仿古建筑修复一新7年后再次大修,所有建筑均刷上桐油,提升美感与耐用度

珠江时报 2018-10-16 01:18

珠江时报讯(记者/谢轲通讯员/卢弈汝)记者昨日从禅城区公用事业部门了解到,中山公园内群英阁等仿古建筑已于近日修复装饰完毕。市民如今走入中山公园,宛如走入一座“新公园”。

昨日,早上前来中山公园晨练休闲的市民比平日多了不少。记者看到,在此次经过修复的亦聚亭里,市民梁英莲正和一帮戏友在唱着戏。“这个亭子修复之后感觉好多了,亮堂堂的,我们在这里唱戏,也更加有了精气神。”梁英莲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此前,由于长年的风吹日晒雨淋,中山公园群英阁、亭和廊等仿古建筑出现了瓦屋面灰尘堆积且部分破损,大部分墙漆脱落或褪色,部分屋面翘脚也出现了破损等现象。

作为佛山第一个市民公园,中山公园陪着佛山市民走过了近九十载春夏秋冬。空闲时,街坊们或坐在亭子里乘凉歇息,或三两知己相聚闲聊,好一派休闲的景象。为了维护公园的良好形象,继续为广大市民提供方便,禅城区公用事业部门于今年7月开始对中山公园进行新一轮的修复装饰。

禅城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工程师张文往介绍,此次修复,主要对群英阁、长廊、个趣亭、一趣亭、迎春亭、莲亭、亦聚亭等园内仿古建筑进行翻新维修维护。包括清理琉璃瓦屋面、重刮油腻子灰、重扫外墙漆、修复翘脚、恢复浮雕灰塑及葫芦宝鼎颜色等。

为了使这些建筑更能经得起岁月的“侵蚀”,此次修复,还对这些建筑刷上了桐油。“如果刷普通油漆,保质时间不长,容易褪色;而刷上桐油,则可以使建筑外立面更加光亮,也更加能够抵抗日晒雨淋的腐蚀。”张文往表示。

记者了解到,根据建筑外立面自然受损的程度,禅城区公用事业部门会不定时对园内仿古建筑进行修复装饰,上一次大规模的修复装饰还是在2011年。7年之后,中山公园再次经过“大修”,如今的中山公园,更加美丽动人。

新闻推荐

中山 成了他们的“新家” 1995年中山市在全国率先表彰优秀外来工并准许他们落户,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外来务工人员也是中山各项事业的重要建设者,他们也通过辛勤劳动获得自身发展(资料图片)。本报记者文智诚摄林炳伦。“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