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个监测站点覆盖25个镇区,构建“全市域监测”体系 中山拟投4亿建河涌自动监测平台

南方日报 2018-10-10 06:07

三角镇工作人员在清理水面垃圾。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摄

10月8日,中山市环保局发布公告称,为推进中山市河涌自动监测平台项目公开招标工作,环保局拟向社会公开选取招标代理机构。

根据公告内容,河涌自动监测平台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水质管理系统建设”“水环境监控中心建设”等。环保局计划将在中山全市外江、重点污染河涌、主干河涌上布设259个小型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一张网、一张图、一中心、一平台”防控一体的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全面覆盖中山市市15个流域、25个镇区,实现“全市域监测”。根据项目可研批复,项目总投资控制在4个亿以内,其中设备采购约2.1亿,三年运维约1.2亿,管理系统及其它费用约0.7亿。

全市域监测??共设259个自动监测站点

此次项目规模与投入资金之大令人瞩目。中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河道纵横、河网交错,属于珠江河口区网状水系,全市共有河涌1041条,总长度约2016公里。根据项目计划,中山全市将布设259个小型水质自动监测站,将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布下一个覆盖全市域范围、完整有效的水环境监测控制网,形成水环境长效治理机制。

中山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中山市主要通过手工监测的方式来获取流域内各类水体水质的污染情况与水质数据,由于工作量大,费时费力,监测周期较长。原有监测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难以做到对水质数据实时掌握和水质异常及时预警。此外,受手工监测模式所限,很难做到对整个流域进行水质联动监控和分析,在污染溯源方面力所难及。

针对上述情况,河涌自动监测平台项目预期将通过构建“全市域监测”体系来服务“全流域治理”目标。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河涌自动监测平台项目落成之后,将实现全天候的实时、即时监测,准确反映自动监测站所在监测点河涌的污染情况和水质数据。不仅有助于我们实时了解水质情况,并且可以依据历史数据做到对河涌水质的预报和预警。”他同时表示,河涌自动监测平台将扮演中山市全流域治水工作“裁判员”的角色,以精准的监测数据服务于全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以及河长制工作。

模式创新??项目拟“按成效付费”

据了解,河涌自动监测平台项目筹备已久。早在2017年12月,河涌自动监测平台项目便已获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准立项,采用“EPC+O”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和管养一体化)模式推进,按成效付费。施工方只有在完成建设工程并按计划运营之后,才能拿到全部工程款与运维费用。建设内容除“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水质管理系统建设”“水环境监控中心建设”外,还包括在已建设完成的10个站点上建设河流污染通量监控系统。其中,河流污染通量监控系统项目已在9月29日挂网,预计在11月初开标。

作为河涌自动监测平台项目重点的259个自动监测站的建设,涉及到选址、用地、多部门沟通等各方面问题,是项目工作推进中的难点。为了落实水质自动监测站的选址,市环保局从今年6月份开始对监测站选址进行实地调研,一直持续到8月份。在经过反复核准之后,最终基本落实了259个自动监测站选址,并因地制宜确定了“以小型、微型监测站为主体”的建设思路。

今年4月,市环保局就河涌自动监测平台的方案编制工作进行公开招标。6月,市环保局公开征集中山市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项目相关材料。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以公开、公正的态度向全社会征集项目建设相关材料和建议,保证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公开透明。”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廖瀚

记者罗丽娟

通讯员肖欢欢

新闻推荐

“女儿节”的联想

□何频九九重阳节,是家喻户晓的“登高节”和“敬老节”,其实此日还有“女儿节”之说。在北方的北京与陕西等地,重阳节也是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