迸发改革新活力,中山全面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坚持“五头并进” 加快建设“五个中山”

南方日报 2018-09-29 08:16

中山正加快建设“创新中山、法治中山、文明中山、平安中山、美丽中山”。叶志文摄

中山传统优势产业“做优存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增量”。叶志文摄

又是一个秋高气爽的丰收季。

伶仃洋畔,发生在伟人故里中山市的几件大事,正改变着这个珠三角城市——

9月7日,深中通道首桩正式开钻。“神针入海”,标志着桥梁工程建设正式拉开序幕,重塑珠江东、西两岸的协同发展格局。

9月11日,中山市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创新药物研究机构携手,双方意在合作共建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华南分院,中山生物医药产业的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将重新被定位。

8月13日,中山市同时出台有关高端装备、健康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动计划”,传统工业城市的“新旧”产业文章,将迎来全新的书写……

巨大的变革,往往藏在看似平常的细节里——

一桥飞架东西,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大动脉打通了一个重要的节点,珠江两岸的合作与沟通将进入全新的阶段;国内重量级创新药物研究机构南下落户中山,将重新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物医药资源;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转型、发展进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强有力支持,意味着中山对工业强市之路已经有了更具前瞻性、战略性的考虑。

五桂山脊,葱葱郁郁的山林绿了一年又一年。

岐江河上,徐徐江风吹过一片又一片安居乐业的风景。

在国家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背景下,正努力打造成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沿海经济带的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的中山,提出了以“五个维度”谋划“五个中山”的发展思路,坚持抬头看齐、带头示范、埋头实干、回头评估、点头满意“五头并进”,肩负着历史使命,把握住历史机遇,全面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链接国际新窗口

时与势,开新局。

走进中以(中山)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办公室,亮黄色的主色调和开放式的空间让人耳目一新。

“我喜欢比较有设计感的东西,外在呈现和理念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中以科技创新中心副董事长赵戎乐于向来访者介绍这个“时尚”的办公室。不久前,中以(中山)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刚被中山市科技局认定为“中山创客·国际孵化器”,意味着中以科技创新中心在中山将有更多的业务开展,进一步打开中山和以色列创新资源的新窗口。

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中山对接国际资源的步伐明显加快:2017年年底,中山市代表团到美国旧金山湾区进行友好访问,在经贸、科技、人才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期间,中山市与伯克利孵化加速器——SkyDeck(天台加速器)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后者在中山开展“全球创始人计划”,为中山的初创企业提供加入国际加速器的机会,对接全球顶尖创新资源。

在新一轮开放发展中,中山市也将重塑其价值主张,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及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优化资源配置,融入世界创新网络——中共中山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从“中山的中山、广东的中山、湾区的中山、中国的中山、世界的中山”五个维度,加快建设“创新中山、法治中山、文明中山、平安中山、美丽中山”。

以“五个维度”的战略视野审视和谋划中山未来发展,在创新、法治、文明、平安和美丽等更高的具体层面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建设,这不仅是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决心的具体表现,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

产业升级新行动

新与旧,转动能。

不久前,中山市印发了《中山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山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山市健康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和《中山市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2年)》。

这是一场关于工业城市“新”“旧”文章的辩证思考——

未来五年,中山将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行动,支持建设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聚焦重点产业,开展“登云用云”行动,实施“云化工程”;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并推出一系列鼓励性政策,支持传统优势产业企业转型升级。

未来五年,中山还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中山增量崛起步伐。按照规划,到2022年,中山将实现规模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1500亿元,实现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实现健康医药产业总产值规模达到1200亿元,打造三大超千亿战略性新兴产业。

传统优势产业做优存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增量,中山产业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之战已经打响。

为加快转换动能,中山市正大力发展壮大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推动中山工业技术研究院从“1+4”向“1+N”拓展,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孵化链条,强化其开展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育成、高端人才集聚和培养四大功能,带动中山全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实现“量质双提升”。

行政服务新速度

转与改,更便民。

“真没想到,1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赶上了好政策,现在在中山开办企业真方便。”9月14日,广东旺金屋科技有限公司的开办企业代办人冯先生,体会到了在中山开办企业的新速度——仅1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从今年4月开始,中山启动全面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行动,重构开办企业流程,压减开办企业用时。目前,在中山开办企业涉及的办理环节,已经从原来的7个压减为3个,商事登记全流程可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开办企业申请人最快1天可领取营业执照。

今年8月,中山公布了首批2057项“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代理办、同城办(就近办)”改革事项清单,部门承诺时限普遍比法定时限压缩50%。对标最优标准,中山正着力打造审批流程最优、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服务最佳的政务服务新高地。

在丰收的季节里,奋斗和努力仍未松懈。

以“五个维度”打造“五个中山”的伟人故里,正实践着抬头看齐、带头示范、埋头实干、回头评估、点头满意“五头并进”,将其作为抓落实的参照和评价体系,真正把工作做到点子上,推动全会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涓涓细流,浩荡成海。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300多万中山人沿着绘就的宏伟蓝图和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向目标迈进。

撰文:罗丽娟周湘红

新闻推荐

“筑巢引凤”促产业转型升级 中山市产业招商方向从推项目转向推平台

记者了解到,进入9月份以来,中山先后在深圳、广州以及中山本地举办了三场高规格的城市招商推介会。与以往城市招商主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