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好口腔”受益终生 中山市居民健康素养提升行动之2018“口腔健康”分享沙龙活动举行,专家倡议市民爱牙护齿
文/记者侯海影图/记者徐璇
口腔专家:养成“爱牙护齿”好习惯终生受益
今年全国爱牙日的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据中山市健康教育所所长覃丽坚介绍,口腔健康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是反映人体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一面镜子。一旦患有口腔疾病,严重者会对全身健康产生影响,降低人的生命质量。近年来,中山一直致力于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打造健康中山。在健康教育服务中,国家提出了“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倡议每个人都要懂得基本的口腔知识,在增强认识、提升意识的同时,切实行动起来,教育家人,带动影响身边的人。本次的中山市居民健康素养提升行动之2018“口腔健康”分享沙龙暨系列活动,也正是由此而来。
在启动仪式上,中山市民营牙科协会会长冼逢珠做了题为《口腔健康全身健康——护健康口腔,助健康体魄,享健康生活》的讲座,提醒市民关注口腔健康,在不同年龄段做好相应的护理和检查。她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对牙齿健康的标准是“8020”,即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能够正常咀嚼食物、不松动的牙),而想要达到这一健康标准,必须从儿时起关注口腔健康,比如在乳牙期坚持每天至少刷牙两次,纠正咬嘴唇、用口呼吸等不良习惯,及时治疗龋齿和做窝沟封闭等;在儿童替牙期密切关注孩子的牙齿有无松动、移位等,每半年到牙科做一次检查;在成年期以后,要意识到每个牙齿都不可再生,预防牙周病、蛀牙,关注智齿生长情况,一旦出现所谓的“上火”,牙齿肿痛、松动、出血等,及时就诊。“成年人每年到牙科做一次口腔保健,坚持每年洗一次牙,发现牙疾赶快处理,拥有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和意识,将会终生受益。”冼逢珠说道。
沙龙直击:市民口腔健康素养一直在提高
参与嘉宾:
中山市民营牙科协会会长冼逢珠
中山市健康教育所副所长李阳
中山市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同韩博士
Q:近年来市民对口腔健康的认识有何变化?
●冼逢珠:中山市民对健康信息的接受能力很强。以前走进牙科诊所的病人,一进来就说要拔牙,因为太疼了。而现在,病人走进来首先就问“这颗病牙能不能留下来”、“治疗能不能不磨牙”……想以最小的代价换取牙齿的健康。
另外,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家长也带动了健康口腔素养的提高。现在,很多家长打电话主动咨询窝沟封闭,已经认识到预防更重于治疗。
●张同韩:如今市民的口腔健康意识正如冯会长所说,在逐步提高。一方面是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多更方便了;另一方面,是离不开媒体、相关部门等的健康教育宣传和引导作用。接下来,相信市民的健康素养会进一步提高。
●李阳: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不少调查。“防大于治”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市民更注意刷牙、漱口等卫生事项。根据统计,如今人们患龋齿的比率虽然有所提高,但由于后续的治疗跟上了,对牙齿的保护普遍比原来更好。
Q:市民的口腔健康素养是否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冼逢珠:口腔保健知识太重要了,中山市民营牙科协会将为提高市民的健康素养共同努力。协会自2016年3月成立以来,倡导“龋止行动”公益项目,80多家会员单位共同参与,遍布全市所有镇区;还连续两年参加了由市委组织部、市社工委主办的“博爱100”公益活动,目标是提高市民特别是家长儿童的口腔保健意识,从小保护好牙齿。有的会员单位甚至暂时停诊,举办“小小牙医”活动,让小朋友当“牙医”给爸爸妈妈看牙,增强他们的爱牙意识。
●张同韩:多年担任“健康中山大讲堂”讲师,连续走进多所小学、幼儿园宣讲口腔健康知识,我发现,家长们在现场的问题很多,更加关注自己和孩子的口腔问题。我认为,这类活动可以多举办。
很多市民认为看牙贵,殊不知,当小牙疾拖成大问题,治疗辛苦不说,花费也将更多,问题也将更大。我认为,市民还应增强早诊断、早治疗的意识,把牙齿小问题及时治好。
●李阳:从2017年至今,中山市健康教育所结合中山实际,围绕“大健康”的长远目标进行科学规划,创新打造包括“居民健康素养提升行动”、“全民"义"起来,健康一百分”、“健康中山大讲堂之健康素养讲座”的“三大项目”健康教育品牌。
本次举行的中山市居民健康素养提升行动之2018中山“口腔健康”分享沙龙便是系列活动之一。目前,线上活动——“健康口腔”有奖知识竞赛,9月20日已通过中山日报官方微信发布,市民可通过微信随机答20道题、抽奖。接下来,市健康教育所还将举行一系列提升市民健康素养的活动。
新闻推荐
商报讯(记者梁展宏)本月初,中山安铂尔电器有限公司的业务办理员方少玲手中拿到了刚刚打印出来的机电产品进口许可证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