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三个定位” 谋划推动中山新发展 市委全会与会人员表示要落实好“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以新担当新作为书写中山优异答卷

中山日报 2018-06-22 15:38

6月21日召开的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揽中山工作全局,立足省委赋予中山的“三个定位”,总结运用“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成果,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山重点工作,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中山工作新局面。

中山将持续深化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交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中山优异答卷。与会人员对此反响热烈,纷纷表示要坚决按照全会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全会提出的关键重点务实奋斗,把“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落到实处。

牢牢把握第一动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要强筋壮骨、强核补芯,推动科技创新能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副市长徐小莉表示,接下来将谋划创新型城市建设。当前,以特色产业为基础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靠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和人才,各部门要联动起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大力吸引人才,打造从中职到高职到应用型大学的职业教育体系,为中山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市委委员、翠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火炬区党工委副书记贺晖表示,接下来,翠亨新区将学习、对标雄安新区城市规划标准,不断调整优化城市规划、功能定位、招商引资等工作,紧紧抓住实体经济这个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牛鼻子”,强化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围绕科研成果转化、双创平台建设、人才培育和引进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全面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合作要求,早日实现全会提出的中山翠亨科学城建设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在人才战略和平台支撑方面,市委候补委员、市科技局局长尹明建议,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山要补齐缺研究院所、缺高水平大学、缺高端人才的短板,改变高校研究成果转化少的困境。要加大力度引进高校、高端科技研究中心,扶持镇区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发展。

电子科大中山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希表示,目前电子科大中山学院已进入了省市共建行列,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接下来,该校将围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搭建平台,汇聚队伍,为中山的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贡献自身力量。在引才方面,他建议要强化服务人才、善待人才意识,抓好系列人才优惠政策的落实,切实解决好人才在落户、子女上学、编制待遇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如何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率先交出中山答卷?全会提出,抓住体制改革、政策导向、市场导向、产业导向等重要环节,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市委委员、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郑泽晖认为,镇区和部门要围绕产业发展做好配套工作,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践行新发展理念,改革经济考核体系,引进土地产出指标,控制土地开发强度,集约土地发展,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同时防范金融风险。

市委委员、市编委办主任容仲贤表示,市编委办将以全会议精神为指导,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扎实推进地方机构改革,优化职能配置,提高治理能力,同步开展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二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落实减证便民措施,继续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优化企业设立和项目投资流程。三是完善体制机制,配合完善组团式发展的运行机制,做好广东省经济发达镇经济体制改革试点,赋予镇区更大的权力,为中山交出优异的答卷作出应有的贡献。

市委候补委员、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两新组织党工委书记汤毅清表示,要优化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强化考核评估导向,发挥指挥棒作用,落实考核指标体系系统调整工作,争取尽快研究出台分类施策、分类指导的新考评体系办法。

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军建议,完善考核评价制度,结合镇区差异化的功能定位、资源配比等,优化考核评价指标设计,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建立科学化、差别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市委委员、西区党工委书记关瑞麟建议,尽快出台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差别化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办法,加强对镇区领导班子的培训,让考核这一指挥棒更好地指导镇区开展工作。

市委候补委员、市商务局局长林伟强表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方面,重点强调考核评估导向,原考核评估仍有改进空间,建议市委市政府对考核评估导向进行适当调整,进一步提高镇区和部门工作积极性。

市委委员、东升镇党委书记王立群建议,市委市政府应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统筹考虑市镇的土地、规划、资金等问题,优化资源配置。东升镇将认真传达贯穿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一是厘清工作发展思路,保持一定的工业增长速度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二是推进棒球特色小镇的发展,建立以脆肉鲩为代表的高标准农业产业平台。

市委副秘书长胡卓章表示,下一步要抓好改革工作,进一步推动思维创新,政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工作力度,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及时尽早谋划,多与省、中央相关部门沟通,提出中山意见及设想。

市政务服务管理办主任陈符英表示,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行政服务中心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要脚踏实地做好工作。将做好“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相关工作,建立“容缺受理”绿色通道机制,争取审批时间进一步压缩,切实提升中山市营商环境水平。

狠抓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之根基,只有根基稳固才能谈发展大计。中山的实体经济发展将如何突围?与会人员认为,坚持发展实体经济,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产业发展整体水平,塑造新的产业优势,培育龙头企业,做好“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

市委委员、副市长袁永康表示,在打造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方面,要走高精尖路线。在营商环境上、生态环境上竞争,大力发展新材料、装备制造业、健康医药等高科技产业。

市经信局局长徐成彬表示,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关键是做好“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两篇文章。这明确了中山产业发展重外不轻内的思路。中山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全国有着首屈一指的地位,有响当当的名牌,有18个专业镇和3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构成了中山的工业支柱。市经信局将按照全会的部署,进一步推动隐形冠军、行业领头企业做大做强。通过龙头企业培养计划,让市场、产业更多地向龙头骨干企业倾斜,让更多的科技元素、文化元素注入到生产环节之中。同时,建设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让企业降成本、提效益,推动中山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下一步,市经信局将按照《关于奋力推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走在全国前列的行动方案》计划逐步落实,有目标,有措施,保障落实到位,努力实现目标。

市国税局副局长林庆川表示,坚持发展实体经济,税务部门将一如既往地以税收优惠为支撑,形成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今年5月1日深化增值税改革三项措施正式实施后,企业经营税务管理成本降低,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助力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发展。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当前,无论是珠三角9市还是港澳地区,都在思考各自的优势和定位,以更主动、积极的姿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作为湾区城市群几何中心的中山,如何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赢得先机?与会人员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文龙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大湾区发展规划即将对外发布,广东省正研究制定省的实施方案。对此,中山不能坐等,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发展机遇,不断在体制、机制方面主动创新,积极谋划、参与大湾区建设。目前,我们正在努力把翠亨新区打造成为承接珠江东岸高端产业溢出的重要平台。同时,要深刻领会省委李希书记对中山提出的“三个定位”的指示要求,谋划中山新一轮大发展。李希书记提出的“三个定位”,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从珠三角范围看,中山要成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从广东发展大局看,中山要打造成沿海经济带的枢纽城市;从大湾区建设层面看,中山要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极。为了落实李希书记的三个定位要求,市里研究制定了《中山市关于奋力建设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沿海经济带的枢纽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的行动方案(2018-2022年)》,部署了六个领域的重点行动任务。

市委委员、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李俊表示,中山要做好“东承西接”文章,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承”主要是加强产业对接,主动承接深圳、香港的高端产业转移外溢。比如,中山与香港两地在健康医药产业方面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在生物医药的创新研发、生产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随着深中通道规划建设、中山港码头东移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以及中山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山市和香港对接合作的优势将更加明显。又比如,深圳前海跟翠亨新区谋划建设的科学城面积相近,两地可探索开展联合招商,充分利用前海的国家优惠政策优势,以及新区的土地空间优势,吸引国内外企业增资扩产。“西接”主要是做好交通路网的对接,要加快推进深茂铁路中山段建设,增强沿海经济带枢纽城市的功能。

市委委员、市交通运输局局长余锡盆表示,此次会议准确把握了中央、省委的要求以及中山的实际情况,把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转化成为中山具体的行动方案。接下来,市交通运输局将认真落实好市委的各项要求,推动中山陆路、水路、航空和轨道运输等交通全面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中山航道局局长林峰表示,本次全会为中山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接下来,中山航道局将重点加快推进中山港客运码头东移,增开与深圳、澳门等地的高速客轮,尽快新增翠亨新区至深圳前海的水上巴士,同时通过将中山港升级为万吨级航道,加强与国际大港的联动发展,为中山打造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贡献力量。

市外事侨务局副局长黄识航结合外事侨务工作实际,提出中山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思路。他表示,要切实摸清外侨资源底数,深挖外侨资源优势。在引才方面,围绕中山产业尤其是三大支柱产业发展布局,发挥外事侨务的沟通桥梁作用,为中山市引才工作作出更大贡献。在搭建多元合作平台方面,建议充分用好港澳资源,把港澳的高校、创新机构等引入中山,共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市镇两级示范村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全会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广大农村焕发新气象。

市委委员、副市长袁永康认为,目前中山市城乡二元结构分化严重,农村问题较多,要着力把农村建设成吸引人、留住人的地方,做好长期规划、公共服务等,让农村强起来、富起来。

市委委员、市农业局局长李小建表示,接下来,市农业局将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三农工作上,要借鉴周边和全国先进地区的经验,在乡村文化氛围、文明程度、农民收入、乡村环境等方面进一步建设中山市级与镇级示范村,在2020年建立130条两级示范村,覆盖全市大部分村庄。

市林业局局长卢灶辉表示,全会在乡村振兴方面为林业部门指明了方向。要把基层党组织锻造好,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在三大攻坚战方面,要把污染的环境治理好,加强湿地公园、休闲绿道建设。

全会提出,要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需求最紧迫的问题入手,又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市委委员、三乡镇党委书记林少明表示,三乡镇将从基层党组织建设、规章制度建设、集体经济发展、三旧改造工程、秀美村庄建设几个方面实施乡村振兴计划。

如何建设美丽乡村?沙溪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局副局长、圣狮村党支部书记彭泳勇建议,一是加快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立项工作;二是尽快出台推进城市更新以及提升农村集体用地效能方面的政策;三是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黄圃镇大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俊宇则建议对学校建设用地在土地规模、农转用指标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

健全社会治理体制打造社会治理示范市

安全稳定法治的社会环境,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需要。全会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着力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全省建设成为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贡献中山力量。

市委委员、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潘墀表示,法院系统要公平公正地审判案件,同时提高办案效率,做到既保障公平又提高办案效率。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法治宣传,通过模拟法庭、法律课堂、军训等各种方式开展普法教育;积极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注重首先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为群众和社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陈书记谈到"在中山就是中山人",我深有体会。”西区烟洲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曾惠施表示,要切实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发挥好非户籍社区委员的重要作用,让他们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要加大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社区后备干部的培养。要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民生关注问题,让群众满意。

市委委员、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李君认为,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方面,中山已经不断探索并形成了一些经验做法,当中不少已经在全国推广。接下来,中山要建设成为“三最”地区,还是要在提升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上下功夫,用好中央赋予的地方立法权,推进信息化智能化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推进共建、共享、共治社会治理格局建设,为中山市打造社会治理示范市作出应有贡献。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深挖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强市

中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时代中山要实现新发展,更加需要文化的引领支撑和涵养滋润。全会指出,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城市人文精神,努力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优异答卷,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市委候补委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剑表示,市委宣传部要结合全会精神,打造中山文化品牌,主动作为,挖掘和培育中山文化底蕴,发挥文化承担的历史使命。在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方面,一是做好大会宣传,加强思想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强化导向引领,注重培养新媒体平台;三是强化安全意识,实行三层级审批管理。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罗建华认为,全会专门拿出篇幅来谋划部署精神文明、文化强市建设,让文化战线深受鼓舞。对照国家文化工作要求以及全会中提出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中山还有很多亟待提高的地方。硬件上,部分镇区在文化方面还存在规划、用地及设施缺乏等短板;软件上,市镇文化人才也不足,人均财政支出还未达到国家平均水平,文化产业与小康社会目标体系也存在差距。文化是各部门共同参与的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希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相关部门、镇区共同努力,积极争创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

市档案局局长陈岚表示,档案局接下来将进一步强化使命感和责任感,致力于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打造中山历史文化宣传平台,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加强档案安全保障建设工作。

小榄镇广源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韦银好建议,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文化、宣传、旅游、教育等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使文化影响力发挥最大效应,使中山文化名片更加闪亮。

打好三大攻坚战守好经济社会发展底线

全会提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人民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守牢守好。

针对如何做好攻坚文章,市委常委、火炬区党工委书记、翠亨新区党工委书记侯奕斌表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重点防范房地产引发的风险,积极做好对口帮扶协作工作,突出抓好内河涌的水环境整治,争取用最系统的方法、最经济的手段达到最优良的治理效果。

市委委员、市公交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闫文静表示,在坚决打好污染攻坚战方面,公交集团将稳步推进纯电动公交车更换工作,确保全部公交在2020年实现纯电动化,同时公交充电站、充电桩等建设需要有关部门大力支持。

本版统筹记者张房耿采写记者张房耿黄凡何淼

新闻推荐

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中山工作新局面 写在中共中山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召开之际

□本报评论员21日,中共中山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召开,这是中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