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 湾区崛起
粤港澳大湾区正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一批科技创新和产业协作项目有序推进。图为在深圳市福田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新华社发
扫码看“大湾区
大未来”专题
数日前,一批世界顶级科学家汇聚南沙,钟南山、薛其坤、姚建年等300多位院士专家,在此出席第20届亚洲科学理事会大会,共同探讨关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沿创新课题。
“亚洲有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新兴国家,已成为新的世界经济增长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是科技创新要素最积聚、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未来必将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前来参会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说。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
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粤港澳大湾区正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一批科技创新和产业协作项目有序推进,三地科技设施联通、科技要素畅通、创新链条融通的创新网络初步形成,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守正创新,勇立潮头,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加速崛起。
●南方日报记者李凤祥刘倩彭琳
湾区竞合“胜负手”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数十亿年的地球演化史,形成了如今的海陆格局。大航海时代到来,使全球首次打破地理间隔,融为一个整体。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与大规模国际贸易兴起,东京、纽约、旧金山等世界级湾区应运而生。
全球滨海100公里内的湾区集中了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位于中国东南部的粤港澳大湾区,正是中国湾区经济的代表,并成为世界级湾区新的有力竞争者。
湾区从地理概念嬗变为经济实体,大致经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四个阶段,期间伴随着人口、产业、贸易、金融、信息等资源要素的流动,创新愈发重要。
粤港澳大湾区,5.6万平方公里,8000万人口,5万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11万亿元的经济总量,产业体系完备,制造业基础雄厚,与旧金山、纽约、东京三大湾区相比,在GDP、人口数、500强企业等方面不遑多让。
但是在创新能力方面,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粤港澳与旧金山、纽约、东京三大湾区相比仍有差距。比如,在全球前50大学中,纽约有13所、旧金山有3所、东京有1所,粤港澳大湾区则为0所。
要在世界级的湾区竞合中脱颖而出,创新正是“胜负手”,“步入"十四五",大湾区发展的重中之重便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毛艳华认为,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全国创新布局中,粤港澳大湾区与北京、上海同为三大国际科创中心。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的使命担当。
创新崛起之路,任重而道远。粤港澳充分融合和发挥三地比较优势,集聚建设世界一流的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强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推动珠三角先进制造业与港澳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共同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串珠成链打造大湾区创新带,正向世界描绘出一个更具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湾区。
创新引领产业兴
中国散裂中子源投入运行,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落户惠州、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加快建设……一批科技领域“国之重器”在大湾区加速布局。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创新协作更加紧密,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熠熠生辉,国际顶尖创新资源汇聚湾区,一批重大创新载体在这里拔地而起,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加快产业化,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纷纷落地建设,不断推动大湾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成长。
不久前,国内首个无人船研发测试基地“香山海洋科技港”在珠海启用。作为中国第一家无人船艇企业的云洲智能,在大湾区构筑起世界领先的无人船艇自主创新技术体系。其背后,“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转化”的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加快形成。
云洲智能创始人张云飞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多年来与母校合作不断,“依托三地创新资源,专注海洋产业自主创新,我们大有可为。”
感觉“大有可为”的群体,除了张云飞等活跃在科创一线的弄潮儿,还有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实业家。
两个月前,肇庆高新区,随着汽笛鸣动,十余台工程机械臂在空中挥舞,广东省第一季度重大项目宣布开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现场致辞中表示,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能源产业前途非常光明。
当天,共有1287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23万亿元,包括宁德时代动力及储能电池、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二期等一批布局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端产业项目。
湾区腾飞,创新为核,产业为基。一个个重大项目就像动力澎湃的超级引擎,推动大湾区优势产业加快升级转型,并不断孕育出极具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
当前,广东正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家电等重点领域,加快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全力建设科技创新强省、制造强省。
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认为,建设好大湾区关键在创新,接下来要利用好香港的金融服务业、深圳的创新、珠三角的制造业、澳门与葡语国家的关系,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推动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开拓粤港澳经济合作新模式。
培育未来新动能
工业互联网平台树根互联,为企业建立动态运营的数字孪生“透明工厂”,助力效率提升;美的微波炉工厂自动化车间,20多款型号产品零切换实现共线生产。
当前,数字化正渗入到大湾区制造产业链的“神经末梢”。第四次工业革命呼啸而来,谁先取得数字化突破,谁就拿到了新一轮产业全球竞赛的入场券。
数字化转型,关乎现代产业体系的根基与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前瞻布局数字经济。
今年3月,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工作会召开,广东制造数字蝶变进程加速;在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数字化发展”单独成章,提出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关键产业;上周印发的《广东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意见》则给出了实施“路线图”,明确构建数据要素流动顺畅的数字大湾区。
一个工业体系完备、产业链基础夯实,数字化程度高的大湾区迎来发展新机遇。
而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绿色化是另一项重要指标。广东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远景目标为牵引,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氢能等绿色产业,前瞻布局海洋经济,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首次将海洋经济单列篇章,提出努力拓展蓝色发展空间,打造海洋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制造业产业链不断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
步入“十四五”,粤港澳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突破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不断推动大湾区制造向高端跃升。
于是,一批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在大湾区布局,广州粤芯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填补空白;一批5G产业园陆续落地,首批八个“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加快落地;一批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带动5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7个产业集群规模超过万亿元大关。“以推动高质量制造业发展为重点,大湾区共同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向晓梅表示。
谋定未来再出发!一个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加速形成。
新闻推荐
名师荟萃、特色突出广外附设肇庆外校:打造区域优秀、全省有影响力的民校
肇庆外校校园肇庆广外总校长张复昌名师团队(部分)外教不止教英语天文社团成员观天象在线报名通道微信公众号学校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