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美丽“塑形” 产业“强肌” 精神“铸魂”

南方日报 2021-01-22 07:09

石狗镇程村乡村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受访者供图

走进四会市石狗镇程村,平坦整洁的村道连接着绿树成荫的休闲小广场,幽幽兰香迎面吹来,乡村美景令人心旷神怡。“整治一新后,村庄确实更有看头了。”正在广场健身的村民对记者说。

程村不过是四会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之一。近年来,四会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美丽乡村工作,调动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性,扮靓乡村“面子”夯实产业“底子”充实精神“里子”。经过精心“打磨”,一座座村庄焕然一新,成为群众幸福生活新起点。

●南方日报记者刘亮

通讯员黎洪锋

党建引领

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四会各地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支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各方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

大沙镇各村党支部书记、“两委”干部等带头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拆除自家危旧房。在党员代表的示范带动下,累计拆除危旧房、违章建筑767间,清理积存垃圾、建筑废料等约15000吨。

龙甫镇向村民宣传“拆旧留权”政策,坚持做好细致的思想动员工作,凡未经村民同意的一律不得强行施工,在源头上严防强拆、乱拆,杜绝简单、粗暴的清拆行为。清拆前,工作人员做好房屋栏舍的土地面积丈量,完善工作台账,从丈量编号到拆前拆后均拍照记录,消除村民顾虑。

地豆镇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组织村民到邻近的示范村参观学习,进一步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提高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板崀村村民理事会在短短2个小时内,就动员村中7户村民同意清拆废旧房屋7间大泥砖房,并发动村民筹集了30多万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威整镇采取奖优罚劣的激励方式,驻村班子、驻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分别签订《承诺书》,将检查验收成绩与全年工作综合考评挂钩,如导致重大扣分将评定为称职以下等次,确保责任落实;实行现场学习和交叉检查方式,学习示范村人居环境整治措施和成效,促进各村在比学赶超中强化措施,在查找问题中狠抓落实。

在各方支持下,四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顺利,1707个自然村已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首批241座村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户厕改造全面完成,新建成农村公厕286座。

以“富”带“美”

确保治理成果常态化

产业发展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基础所在,四会市发挥乡村资源的丰富性、绿水青山的生态性等优势,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以产业招商为靶向,发动民间资本和企业家投资现代化集约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实现以“富”带“美”,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形神兼备”,确保治理成果常态化、长效化。

石狗镇是远近闻名的兰花专业镇,先后引进肇庆万绿兴花卉种植有限公司、肇庆雅兰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规划打造兰花科技产业园,发挥农业产业规模化聚集效应,以产业发展辐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点带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石狗镇还整合兰花产业带沿线的古迹古村历史资源、生态自然资源,将鹅春古窑、绥江风情古街巷、古邑道等景点串点成线,将兰花观赏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等于一体的“兰花文旅生态圈”;加快四会古邑道石狗镇程村段精品线路建设;挖掘兰花特色文化元素,着力打造集田园风光、兰花欣赏、体验观光等于一体岭南古邑文化精品线。

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农业资源,威整镇坚持走土地集约利用和产业兴村道路,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随着四海葡萄、无渣粉葛、南龙夜兰花、珍稀食用菌种植等项目相继落地,当地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格局。

东城街道重点发展清东村铁皮石斛种植基地、清塘社区“百花园”两大农业产业项目,不仅集约了农村土地,美化了农村风貌,更带动了农业产业升级,给周边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文明赋能

激发新农村建设热情

农户家的院墙上,醒目地写着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的标语;村里的公示栏,挂着本月环境卫生红黑榜;户户以门前张贴着“孝老爱亲户”“清洁家庭示范户”“文明信用户”标牌为荣……

打造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以美丽“塑形”、产业“强肌”,更要以精神“铸魂”。在四会市各村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文明理念浸润人心。

东城街道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着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街道10个行政村(含村改居社区)均按照省标准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0%以上的村小组建有文化室。各村均制定村规民约,常态化开展文明公约倡导行动、星级文明户评选、传统文化、家风家训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移风易俗宣传各类宣传和文化活动。

黄田镇利用当地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和革命资源,投入资金100多万元整合修缮江头农会旧址、陈伯忠故居、陈伯忠烈士墓,修建党建广场,建成四会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完善修编了12万字《中共黄田历史》,让红色基因融入新农村建设。

黄田镇还挖掘黄田村喜庆唱民歌、万洞村端午赛禾艇等原生态民俗文化,特别是以黄田村榄洞为中心,挖掘民俗民歌特别是革命民歌,以民歌为纽带,举办了“传承本土民歌、弘扬红色文化”民歌传唱晚会,激发新农村建设热情。

新闻推荐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岭南文化新地标,加快绿色崛起 岭南名郡如何蝶变为湾区新秀

肇庆七星岩景区。南方日报记者李文轩摄端砚师傅正在制砚。南方日报记者蓝单摄肇庆古城墙。南方日报记者李文轩摄市民沿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