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赵佗苍梧国与西汉苍梧郡前后相承之秘(一)
广州、广东及广西之名,如今越来越多人知道源于西汉广信县;广信之名则浓缩了汉武帝平南越国后的政策宣示:“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迄今尚鲜有人谈及的是,汉武帝的广布恩信之语,实带独特的时代背景,与南越国开国之主赵佗在封水(今贺江)流域及周边地区分封苍梧国有紧密的历史联系。
按常理,南越国割据岭南近百年之久,其旧都城所在的番禺县,才算当时粤地的重心,要体现汉武帝的旨意,番禺县更适合改称广信县;汉武帝却偏偏将广信县置于横跨封水及漓水(今桂江)注入西江之地,且让广信县县治兼作新置苍梧郡的郡治,其原因就在于西汉苍梧郡实际是把赵佗苍梧国改造而来。
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万古风;晚唐诗人许浑《登尉佗楼》的这副尾联,对今人了解赵佗苍梧国与西汉苍梧郡前后相承所蕴含的古人理念很有启发。许诗的薰弦,即先秦已公认由舜帝所作的南风歌,歌里唱出的解愠阜财主题,当是赵佗和汉武帝都十分熟知的内容。赵佗将舜帝崩于苍梧之野的典故引入岭南,分封苍梧国,寄寓了他要在暴秦覆灭后效法舜帝、施行仁政的政治抱负。这就刺激了汉武帝要在苍梧郡郡治作出广布恩信的政策宣示。可以说,广信不仅是个古地名,其思想源头还含有执政者要为百姓解愠阜财的古代愿景,是中原最先传入岭南的儒家理念之一。
南越国的苍梧国王城和西汉苍梧郡广信县县治,亦一脉相承,均设于封水汇入西江处,古称封口,即今封开县县城江口镇。西汉岭南各郡之间原先并无统辖关系,随着监察岭南诸郡的交趾部刺史治所由最初的交趾郡改设于苍梧郡广信县,封口才“意外”取代南越国番禺旧都而成为岭南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由此发源衍生出后世所说的广信文化或广府文化。这种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实际也大大促进了中原文化在岭南的生根与发展。
封口的古称,比广信更早出,赫然见于唐以前古籍,还与赵佗时代西汉吴氏长沙国南部地形图标在南越国境内的“封中”两字构成互证。清末民初学者杨守敬在《水经注疏》中已指出晋书陶侃传里的封口即《水经注》所解说的“封溪水口”。本文初步考查了封口到江口的地名演变历程,以利增进今人对两汉到唐末岭南古史的认识。
本文全文共有八章,分别为:分封苍梧国是赵佗经营岭南的重要举措;广布恩信之语堪称汉武帝的南风歌;下濑将军入粤首攻苍梧王城;苍梧王城和西汉广信县治古称封口;今梧州之地建城始于南朝梁的天监年间;步骘入封口杀吴巨 岭南归东吴;陶侃在封口用霹雳车退敌;明末封川县志记两汉广信故城在江口。文中所引古籍材料的出处,俱写入文中,不再单独列注。
(待续)
新闻推荐
神湾菠萝飘香江川 中山神湾扶贫队帮扶一个村带动一个镇,封开县江川镇的菠萝产量明年或超10万公斤
裕丰村的菠萝种植面积已达300亩。10月16日-18日,在中山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农产品展销会上,有一款热销农产品“神湾菠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