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短板 见喜思忧 敢于胜利
南方日报记者刘亮马喜生
肇庆市经济总量占全省比例还很低,人均GDP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肇庆虽然“上了车”,但还没能找到高质量发展的“座位”。这是肇庆市委对全市发展现状的清醒认识。
12月7日召开的肇庆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提出,抓抢发展窗口期,走稳走实走好高质量加快发展路子。高质量加快发展的肇庆,既要正视短板,见喜思忧,又要重塑自信,敢于胜利。
增强优势的信心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加快发展是肇庆的当务之急。此次全会对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发展作了辩证思考: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发展并重,既要蹄疾又要步稳,既要速度又要质量,既要经济效益又要综合效益,既要量的增长又要质的提升。
肇庆走好高质量加快发展之路已经具备基础和优势。肇庆的交通区位、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土地空间、营商环境、产业后发优势等“六大优势”极为明显,有的“天生丽质”,有的潜力巨大,有的进入全省前列,有的势头良好。“六大优势”一齐发力,推动肇庆“一带一廊一区”逐步成形,“产业招商落地”成效初显,“双区”联动格局初步构建。
今年,肇庆先后成功创建星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和全国文明城市,一年完成“四大创建”,坚定了肇庆办好事情的信心和决心。持续巩固和扩大“六大优势”,正是肇庆走高质量加快发展路子的最大底气所在。
增强忧患的意识
目前,制约肇庆高质量加快发展的因素有什么?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改革创新产业招商落地机制,完善产业直通快车等制度,构建产业项目全流程闭环管理服务机制,让资源配置更加高效。
制约肇庆高质量加快发展的因素还有什么?要素市场化配置不活。
全会提出,要积极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创新产业用地供给方式,破解项目用地难供地慢等问题。探索建设金融小镇,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制约肇庆高质量加快发展的因素还有什么?干部考核机制不优。
全会提出,建立健全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让广大干部在不同赛道上“赛龙夺锦”。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引导干部争当改革促进派、实干家。
全会提出要把立足营造一流的发展生态和营商环境作为破解更深层次改革障碍的法宝。千方百计减低市场主体的隐性成本和显性成本,为产业项目实行一站式代办服务,对企业的承诺务必要兑现,切实做到诚信惠商,把“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观念融入血肉。
增强实干的作风
在大湾区中赢得一席之地,是检验肇庆高质量加快发展成色的重要标准之一。
全会提出,肇庆在与大湾区城市联动发展中要坚持“补缺发展”“配套发展”和“特色发展”。建设幸福产业集聚带,全力打造大湾区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是补缺发展,任务是当好大湾区城市功能“疏解区”;建设西江先进制造业走廊,全力打造大湾区制造新城是配套发展,任务是当好大湾区产业溢出的“蓄水池”;建设生态示范区,全力打造大湾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是特色发展,任务是当好大湾区的优质“菜篮子”“米袋子”和“果盘子”。
当前,肇庆推动高质量加快发展的复杂程度不亚于40年前。越是进入改革深水区,肇庆越是需要呼吁实干兴肇。
“产业招商落地年”行动要持之以恒,“2+4+N”产业平台优化要凝神聚力,“4+4”产业体系建设要心无旁骛,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力度不减,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要坚持不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精准到点、稳扎稳打、善作善成的实干作风,在肇庆一年实现“四大创建”工作中已经得到检验。当下推动高质量加快发展,肇庆更需要这股真抓实干作风。
新闻推荐
近年来,肇庆市持续擦亮肇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片,加大文物、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