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神兽”
仇全波的鼋保育基地里,一只刚出生的小鼋。
一只种鼋从池塘中浮起透气。鼋的个体最大可以长到近百公斤。
洪孝友和仇全波对4只种鼋的其中一只进行称重和量体长等例行检查。
9月26日清早,仇全波和洪孝友为野放活动挑选最优的鼋苗。
仇全波用手电筒照着正在人工孵化的鼋蛋。
工人将鼋苗搬上运输船,每只鼋苗都用独立盒子装着。
9月26日,佛山高明潭黎水库,准备野放的20只四龄、五龄的鼋。
扫一扫看更多“神兽”的影像故事
《西游记》中有描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归来,一只神兽将他们渡过通天河。这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现实中真的存在,只是比大熊猫更加濒危。
南方的秋,天气开始转凉。最近,仇全波总会隔三差五来到位于佛山高明的潭黎水库,希望能寻觅到“宝贝”们的身影。
今年9月26日,在潭黎水库,20只四龄、五龄的鼋从人工沙滩缓缓爬入水库,正式开始它们的野化适应性生活,它们身上倾注着仇全波一家几十年的心血。
35年前,四只“大甲鱼”意外来到仇家,从此就和仇家结下毕生的缘分,从老仇到儿子仇全波、仇胜波,它们一直生活在仇家的鱼塘里,长到近一米长,体重达80余斤。
5年前,仇全波找来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认定,“大甲鱼”原来是国家一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鼋,也就是西游记里的那只神兽。
更让人惊喜的是,在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的帮助下,母鼋开始上岸产蛋,洪孝友是我国第一个以鼋为研究对象的博士,同时也是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龟鳖遗传育种创新团队的成员之一。
从2015年开始,洪孝友在单位和仇全波的基地之间往返100多趟,与仇全波成了挚友。在经历人工繁育的不断探索后,仇全波的鼋保育基地也进入规范化轨道,鼋的人工繁育成活率达到85%以上。目前该基地保有4只种鼋,800多只子一代,是全国最大鼋繁育保种基地。
“如果不保护好它们,我们的后代就再也见不到了。”看着保育基地里一只刚破壳的小鼋,仇全波感慨说道。
肇庆市广宁县,高空俯瞰,北江支流——绥江像一条银龙盘绕着青山,缓缓的江水在两岸冲刷出小块小块的细沙滩,这里曾是鼋的历史栖息地。
1990年初,广宁县鼋自然保护区在绥江流域建立,早期非法采砂等人为活动频繁,导致这片水域已经十多年没有发现野生鼋的踪迹。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仅有6个人工圈养基地里人工养护了成体鼋13只。
2019年底,农业农村部发布《鼋的拯救行动计划(2019—2035年)》,这是继中华鲟、长江江豚、中华白海豚、斑海豹、长江鲟、海龟之后的第7个水生生物保护行动计划。
今年9月下旬的鼋野化适应性保护活动,让仇全波、洪孝友等参与保护鼋的人们看到了希望。而在绥江流域,基层渔政人员仍坚守阵地,巡护好鼋的栖息地……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把这个野生物种保护下来。”两人充满了信心。
拯救神兽,让后代能在现实感受传说的神奇,这是仇全波和洪孝友的愿望。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张由琼石磊文字南方日报记者黄进统筹秦文纲王辉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张苑卉近日,在广宁县古水镇湘下村村委会前面宽阔的小广场里热闹非凡,聚齐了一群着装统一的村民,伴随着节奏轻快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