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知事美名扬

西江日报 2020-11-24 01:19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这是包公一生仅存史册的诗作。如今肇庆西江之滨,这首诗被刻在包公祠的入口处。

这首《书端州郡斋壁》作于包公任职端州期间。史料记载,公元1040年(即宋仁宗康定元年),在扬州天长县任知县的包拯升大理寺丞,调任端州知州(相当于现今地级市市长),直至1042年。包公主政端州3年,政声斐然。他因地制宜,开创了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式农业之雏形;设立了一座庞大的储粮备荒的谷仓——丰济仓;创建了端州第一个交通和邮政总站,创办了端州第一所公立学校。端州砚贵,包公平反丹凤朝阳砚案,明令规定端砚只征贡数,大大减轻砚工负担。针对“瘴疫”,他在州署前及居民密集处共挖七口井,让民众饮用卫生的井水,遏制了瘴疫的蔓延……端州盛产优质端砚,而包公离任时甚至没有带走一方端砚。临行,百姓悄悄托随从送他的端砚也被他怒掷江中,“掷砚成洲”的故事流传至今。

宋代端州在地理客观条件制约下,自古水网纵横,有桀骜不驯的西江水,有沥湖水窦,有河沟溪涧,既给人民送去富庶,也带给人民灾害。在这个瘴疠高发地带,无法有效控制水环境污染。包拯为解决百姓卫生用水问题,想方设法挖掘七个水井,城内有五个,城外有二个,“以像七星,端州之人咸受其福”。因此,包拯在端州“以井立传”,载入史册。其中,三联巷的“清泉井亭”上刻有一副对联:“清官爱斯民,七星甘露井,普滋黎庶;泉水生乃地,千载逝韶光,尤纪包公。”道尽了包拯权为民用的为官为政之道。

当时端州水稻种植已十分普遍,但水利设施确实不好,影响收成。包拯大刀阔斧进行经济治理,精耕细作,实行筑堤防洪、开荒耕作、发展农业、储粮防饥等,特别是允许农民耕种荒地,从宽规定田赋。为使民众安居乐业,让山上瑶民下山种田,特命厢军(一百多人)筑基排去沥湖水,变成可种植作物的农田,然后租佃给民众种植,这样的建设让端州有了丰富的粮食。

包拯认为“国家富有天下,当以恤民为本。”有一次,端州砚工拥挤在衙门外请求减轻贡砚的负担。经过调查,包拯发现先前的知州,趁着进贡朝廷之名,滥用职权,敲诈百姓,敛取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力除此弊,下令:砚工制造的砚台满足贡数即可,其余自行处理;州县官员一律不准私自加码,欺压砚工。他“不持一砚归”,可谓清廉照人,被后人称为“以砚立名”,赢得“包青天”口碑,一直传颂至今。在他的治理下,端州境内政通人和,吏风廉洁,方圆数县,稳定祥和。

(部分资料来源于《包拯在端州》)

新闻推荐

端州江滨路路牌南辕北辙

江滨四路这块路牌指向南辕北辙。西江日报记者杨永新摄西江日报讯(记者杨永新)“这个路牌指向不是‘南辕北辙’吗?会误导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