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门回收废品”助力城市垃圾分类□ 特约评论员 桑胜高

西江日报 2020-11-23 01:12

小时候,茶余饭后经常能听到门外“收买佬”骑车三轮车走街串巷叫卖“收旧书旧报纸、彩电冰箱洗衣机咯……”而现在手机点一下,就可以预约上门回收废品。近两年,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肇庆响应国家号召进行垃圾分类,“互联网+废品回收”开始出现在市民身边,类似的上门服务更加受到年轻人的青睐。(11月18日《西江日报》)

依托互联网开展“垃圾回收”上门服务,这样的模式不仅很时髦,而且很“接地气”。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工作环境的改善,很多日常用品加快了“新陈代谢”速度,家庭内部、单位内部产生的废品“相对”在增多,迫切需要畅通“出口”消化处理;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无限可能性,让“废品回收”搭乘“互联网+”的翅膀一步步从理想照进现实。种种迹象表明,“互联网+上门回收废品”模式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应当说,“互联网+上门回收废品”是个不小的进步。这一模式的出现,既拓宽了家庭和单位内部废品处理渠道,而且还提高了“废品回收”服务的精准度,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废品回收从业者的经济效益、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更为重要的是,该模式顺应了当前全国上下正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潮流,有助于将生活垃圾分类引向深入。也就是说,“互联网+上门回收废品”既有着强烈的市场需求,更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不仅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取得可喜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需提醒的是,尽管该模式有许多“长处”,但其毕竟处于趟路前行的探索阶段,其中一些环节还需不断完善。如,上门回收废品的从业者需不需要有关部门实名认证,需不需要对他们的健康状况、个人信用状况等进行摸底排查,以此防止一些无良人员登门入户后行不法之事;又如,上门回收废品者的权益该如何得到有效保障、他们该不该成立行业组织“抱团发展”;还如,该模式是不是能惠及到不善于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群体;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边实践边探索的地方。只有这些“焦点”疏解了、“堵点”疏通了,“互联网+上门回收废品”模式才能行稳致远。

这就需要有关方面针对这一新模式、新业态加紧制定相关行业规范,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深入贯彻落实,让其在合法、合规、健康、有序的良性轨道上越走越远。相关网络平台和上门回收废品从业者也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担当,加强关键环节管理与约束、切实提高自身素养,用各自的切实行动呵护这一模式不断成长、相关业务不断发展壮大。

新闻推荐

肇庆工行开展存款保险宣传

西江日报讯(记者严炯明)今年是《存款保险条例》实施五周年,为进一步增进社会公众对存款保险制度的了解,中国工商银行肇庆分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