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耿直御史”
鼎湖广利镇长利村苏氏宗祠中的苏廷魁像。 朱女 摄
苏廷魁(1800-1878年),字德辅,号赓堂。清朝高要县长利村(今肇庆市鼎湖区长利村)人。清道光元年(1821年)中举。道光十五年考取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道光十八年授编修、国史馆纂修。道光二十年任恩科会试同考官。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任福建道监察御史。
苏廷魁因为官耿直,敢言敢为,与陈庆镛、朱琦被人们誉为“天下三大耿直御史”,又与金应麟合称为“四虎”。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后,苏廷魁屡次上书朝廷,力主修筑虎门炮台及燕塘墟、大沙河、龟岗等要塞,以防英军扰乱。《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二十三年春,苏廷魁托词天象异常,上疏道光皇帝,力陈时弊,力数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的罪责,请立罢黜,并要求皇帝下“罪己诏”,以开直谏之路。道光皇帝览奏,为之动容,嘉其耿直。翌年,因父丧回粤,其间,曾主讲广州越华书院。
咸丰元年(1851年)回京任工科给事中,苏廷魁上疏请求咸丰皇帝实行“宏济之道”“推诚任贤,慎始图治”“严取孝廉方正备采用”,被采纳。同年四月,大学士赛尚阿引荐内阁侍读穆荫擢升五品京官,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苏廷魁知道后,立即上疏弹劾赛尚阿破坏旧制,任用私亲,却遭咸丰帝斥责,认为不应干预官员升迁,还将隐去苏廷魁署名的奏章让赛尚阿看。赛尚阿看后,非常愤怒,在一次众官员宴会上怒问:“谁弹劾我?”苏廷魁立即站出来说:“公负国,某不敢负公。”咸丰三年,因母丧再回粤。咸丰四年,红巾军围攻广州,有人建议借用英国军队镇压红巾军。苏廷魁坚决反对,认为这是长夷人志气,丧失民族气节。是年,奉命督办红单船经费,筹措军饷。
咸丰八年,英法联军踞广州,苏廷魁和户部侍郎罗惇衍、太常寺卿龙元禧等奉命筹备成立广东团练总局,招募东莞、三元里、佛山练勇数万人,奋起抗击侵略军。咸丰九年,清政府向侵略者屈辱求和,苏廷魁愤然回肇庆的端溪书院讲学,历时3年。
同治二年(1863年)奉派河南,任道员。次年升河南布政使。同治五年升河东总督,专管河南、山东境内黄河、运河水利,驻节兖州(今山东曲阜附近)。同治七年,黄河洪水冲决荥泽堤围,苏廷魁被革职留任。三个月后,决堤修复,该工程结余达30万两白银,苏廷魁官复原职。同治九年称疾告退回乡。光绪四年(1878年)病逝。
苏廷魁书法、诗文俱佳,著有《守柔斋行河草》两卷、《守柔斋诗钞初集》三卷和《守柔诗钞续集》四卷,以及《五经择要》《手批东菜博议》《中州奏议》等。“庆云寺”匾,为其所题,笔力遒劲古朴。
苏廷魁生平事迹除入载《清史列传》《清史稿》外,还被清代以来的文献广为记述。(部分资料来源于《广东资政志鉴》)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陈明红实习生伍惠琦)国庆黄金周期间,肇庆各大旅游景区景点迎来庞大游客量。记者走访多个旅游景区发现,多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