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肇庆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进展顺利
西江日报记者 陈明红 实习生 伍惠琦
砚阳湖畔,“芯”潮澎湃。10月20日上午,晟合微电总部项目在肇庆新区动工,与之同时,广东晟合微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的两款行业领先水平的驱动芯片也同步发布,吸引国内外诸多关注。
“本次发布两款新产品包含了许多尖端技术,这些技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走在前沿,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来自韩国的Wilson担任该公司CTO,他向记者介绍,公司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研发团队,核心团队超过20年行业经验,未来将继续瞄准驱动芯片“赛道”,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一个个高新科技项目落地肇庆,一批批创新型产业在这里结出硕果。今年以来,肇庆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将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作为经济发展的灵魂工程,狠抓创新驱动发展“八大举措”,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工作交出一份靓丽成绩单。
创新引领发展
抓住高新技术企业“牛鼻子”
AMOLED产业是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中新型显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门槛高,在智能穿戴设备、手机等行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2018年,广东晟合微电子有限公司落户肇庆后,25名韩国专家跨国来肇工作,马不停蹄致力于AMOLED驱动芯片研发制造。短短不到3年,公司就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6款智能芯片批量生产应用,成为市场的“新宠”。
“我相信,总部大厦建成之后,我们将利用技术优势,紧抓智能穿戴及手机类AMOLED驱动芯片研发制造,这不仅将可吸引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肇庆,也将助推肇庆产业结构升级,对于肇庆加快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东赢合控股集团董事长、广东晟合微电子公司董事长王维东说。
同样以高新技术为引领的广东爱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也实现了逆势增长。作为首批广东省疫情防控应急物资生产供应企业之一,该公司研发生产的热敏感温芯片,是红外测温仪生产链上的关键环节。疫情前,公司每天可以生产10万只热敏电阻芯片。而疫情后,额温枪需求剧增,至今年4月,爱晟电子公司产能达到了日产200万只热敏电阻芯片。该公司还获得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资金。
剧增的订单,也令该公司落地于鼎湖桂城的爱晟电子鼎湖科技园项目加快建设步伐,该项目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于去年11月开始动工建设。爱晟电子鼎湖科技园项目经理黄章滢介绍,该项目计划总建设面积22000平方米,分两期建设热敏芯片研发基地,建成后,将有力推动肇庆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
逆风前进,这份成绩得来不易,而创新正是其中的主要驱动力。正是看到高新技术对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肇庆正牢牢抓住高新技术企业这个“牛鼻子”,采取“一企一策”“一对一”辅导全覆盖,引进培育孵化三管齐下,壮大高企基数,提升高企实力。
至第三季度末,肇庆今年第一、二批完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87家,完成整体搬迁引进高企15家;第三批高企申报工作正在全力推进,目前线上填报企业138家。同时肇庆还积极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强化高企后备梯队培育建设,已有446家企业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
加快孵化载体构建
扎实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今年5月7日,肇庆学院与鼎湖区人民政府校地全面合作签约,肇庆学院大学科技园鼎湖分园在鼎湖区双创园揭牌。
“在鼎湖成立肇庆学院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分园,是学院科技园功能的延伸和拓展,我们将其定位为加速器,重点依托双创园,打造一个集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加速器为一体的创新服务平台。”肇庆学院大学科技园管委办主任、教授陈学年表示,这将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源、条件和平台,实现鼎湖区与肇庆学院校地共赢。
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是中小型企业快速成长的助推器。为孵化育成载体加速构建,肇庆实施《肇庆市科技孵化育成载体扶持办法》,引导全市孵化器加大对共享设备平台、投融资、导师智库、路演推广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加快肇庆市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目前,圆梦园、市双创中心分别申报国家级、省级孵化器,肇庆学院申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已完成答辩环节;启动肇庆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筹建工作,促进科技孵化育成载体提质发展。至9月底,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达43家,其中高水平科技企业孵化器达26家(包括国家级3家、省级3家、市级20家);众创空间25家,其中高水平众创空间达5家(包括国家级3家、省级2家)。
带领企业成长壮大的除了孵化载体,还有新型研发机构。以研发为主攻方向的机构,不仅能集聚创新资源,还能推动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今年以来,肇庆把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推动产学研合作,组织发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全面对接,共建创新平台。至9月底,全市新型研发机构总数达20家。目前正在培育建设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5家。现有省级创新平台217家(包括国家级8家),肇庆学院获批2020年度省市共建广东省环境健康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此外,西江省级高新区、金利省级高新区等为代表的省级高新园区建设步伐也在加快,德庆、广宁两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已分别获250万元市财政资金支持。目前全市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217家(包括国家级8家)。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谢江涛)10月16日,市政府召开重点提案《关于改善肇庆市区间公共交通便利性的建议》督办会,进一步推动提案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