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感化 迷途少年知返 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耐心开解,让四名离家出走少年回归家庭和校园
四名少年厌学贪玩,一念之差盗摩托车离家出走,四处流浪,急坏了家人和老师。后来途经南区时被公安民警拦下,移送到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接受看护。10月10日,在耐心劝导下,受到感化的少年表示愿意重回校园,其中三人在工作人员陪护下安全返回家乡怀集,另外一名由监护人接走。
10月12日上午,在市救助管理站业务股股长何伟兴带领下,记者来到三名少年在救助中心临时居住过的房间,里面还能看到他们的生活痕迹。据工作人员讲述,这四名少年是怀集某中学的初中生,年龄范围在11—14岁,其中两人是留守儿童,缺乏父母关爱。国庆期间,因为厌学,四人相约集体逃学,竟偷了一辆无牌摩托车,轮流驾驶,辗转肇庆、广州、佛山等地。
“身上没钱时就偷东西吃,后来被南区的公安民警发现,由于都是未成年人,经过教育后,9日当天就移交到我们中心看护,其中一人由他舅舅接走。”来到救助保护中心,三名叛逆少年依然不安分,不仅不配合工作人员,还想逃跑。见此情形,何伟兴和其他工作人员来到他们的房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通过聊家常、校园生活慢慢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安抚他们的情绪,同时也拿出法律对照他们偷盗、超载、无证无牌驾驶等违法行为,说明利害关系。
“这些孩子缺乏关爱,其实都很渴望与人交流,后来我们说的他们都听进去了,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和自身错误,表示愿意悔改回家,补回旷课落下的学业。”在工作人员的贴心陪护下,3名少年回到了怀集。
据了解,多年来,市救助管理站坚持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今年5月,“中山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正式更名为“中山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服务对象从流浪未成年人扩大至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等,主要承担接收、救助、教育和保护工作,以自愿、无偿、公开救助的原则,为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提供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
本报记者 陈伟祺 见习生 陈志瞳
新闻推荐
小时候看过电影《葡萄熟了的时候》,依稀记得剧情是描写农村葡萄大丰收,村民们为销路担忧,合作社积极主动找销路,解决了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