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牢绿水青山 筑好金山银山 肇庆坚守绿色底线推动创新发展

西江日报 2020-10-03 08:26

西江日报记者 陈洁

国庆假期,贺江碧道画廊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游客们凭栏远眺,风景如画的贺江山色尽收眼底。贺江不仅风景美,而且水质长居二类,是肇庆优良生态环境的标杆代表之一。这有赖于长年如一日的保护,肇庆一直坚守绿色底线,并通过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生态旅游等,让绿水青山成为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山银山”。

贺江绵延以东,绿色画卷铺展。近年来,肇庆严格落实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譬如空气质量多项数据名列全省前茅,水质也一直稳定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19年,肇庆地表水5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为Ⅱ类,在全国337个城市中,肇庆水环境质量排行第26名。全市12个省考核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排全省第二。今年,西江、北江等大江大河水质的全国排名更稳定进步。

成绩一方面来自坚守绿色底线,譬如肇庆早年即制定并实施《肇庆市西江水质保护负面清单(试行)》,严禁高污染行业投资。另一方面则来自近年多渠道、大力度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包括加快完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等环境基础设施工程,切实提高运行负荷;加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强化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

通过“补短板”,不仅推动了主河道改善,也使污染河涌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收获了明显成效。位于端州区以东的羚山涌过去是一条让人皱眉的“黑水河”,如今清可见底,鱼群悠游,是羚山公园一个最佳拍摄点之一。在怀集,凤江河从Ⅳ类改善到Ⅱ类水标准,实现了大幅跃升;在四会,青岐涌从Ⅳ类改善到Ⅲ类水标准,在封开,谷圩河从V类改善到Ⅲ类水标准……从西至东,名单正在增加,流域水质的改善不仅提升了地方宜居环境价值,还进一步建立起水源安全保障。

多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举绿色发展的大旗,坚持绿色是肇庆永远的底色,强调“三个绝不”。为了真正夯实肇庆的绿色基础,肇庆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在“根子”上下功夫——促进落后和过剩产能去除,健全环境准入制度,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为新增优质产能腾出环境容量。

目前,肇庆重点发展以创新为驱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属加工等4个主导产业,并推动建筑材料、家具制造、食品饮料、精细化工等传统特色产业进行转型升级,通过倒逼其绿色发展,推动整体生产效率、环境效率的提升。

在新引入产业方面,肇庆也把“生态友好、绿色节能”作为必过的门槛,《肇庆市制造业招商项目遴选评审办法(试行)》明确,引入项目要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要求,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严控区,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相关排放标准限值以及总量控制要求,确保满足国家和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管理。

肇庆还从制度方面不断筑牢防线。首先是抓住“关键少数”,制定并深入实施《肇庆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肇庆市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办法》等,并先后制定出台环境保护责任考核保证金、市直部门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制度约束,压实各地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近年来,肇庆检察机关与邻近省份城市开展污染联防联治司法协作探索,联合西江上游沿岸的云浮市检察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贵港市检察院开展西江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协作,截至上半年,四地检察机关已协同办理相关案件185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35件。

肇庆还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重要抓手,将进一步优化生态空间格局,保障和维护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同时,积极创建一批森林小镇、一批市级生态示范村和绿美古树乡村。

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下,肇庆的绿色底色越来越美,优良的生态环境作为肇庆的最美招牌,吸引着创业者在此安家乐户,游客到此乐而忘返。特别在这个假期,多个景点以绿色青山为依托,打动了不少游客,如在砚洲岛,可以乘着热气球俯瞰西江;在肇庆新区,可以临湖看水,观赏白鹭飞翔;在贺江碧道画廊,除了游览湖光山色,还可以在美丽乡村中散步休憩,感受“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岭南乡村风貌;在怀集大岗,可以边赏花边进行农业观光,通过为绿水青山赋能,为地方发展带来发展活力。

新闻推荐

痒!痒!痒!秋季皮肤过敏找上门

西江日报记者高静实习生郭子瑜65岁的陈阿姨这几天晚上被身上的瘙痒搞到睡不着觉,痒得受不了的她来到肇庆市皮肤病医院,由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