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艰难复刊 铭记记者责任 西江日报社政文部原主任刘有庆的党报情缘

西江日报 2020-09-22 01:32

“1986年复刊时,我们是‘一穷二白’,5年后,就建起了现在这栋大楼,可以说是空手起家。”近日,参与《西江日报》复刊工作、曾任西江日报社政文部主任的刘有庆,将自己与《西江日报》的深厚情缘娓娓道来。

在艰难复刊中前行

1986年8月,《西江日报》筹备复刊,刘有庆从肇庆市文化馆被调往参与复刊工作。“很落后很困难,中共肇庆地委筹集10万元、借了一辆面包车给我们,在空置的地委领导住房办公,全部人员大概20个人。经过各种奔波忙碌后,当年10月份正式复刊。”

刚复刊的《西江日报》每周三期,四开版。工作能力强的刘有庆,同时管理政文部和副刊部的工作,负责三版和四版。因在副刊版开设、主持《福伯游肇庆》栏目推介肇庆人文及风光,刘有庆也被同事们称为“福伯”,这个叫法一直延续至今。

由于人员紧张,报社实行“采编校合一”,“在家当编辑,外出当记者,进厂当校对。”刘有庆回忆,当时报社还没有印刷厂,报纸委托给新华印刷厂印刷。每到版面铅印那天,十几人全都挤上面包车,到印刷厂铅印、校对。

“当时叫铅排胶印,没有电脑,每个字都要用铅字一粒粒地排,排好了反复校对,校对好用汽油把版面清刷干净再拍片,拍好的片再印上PS版,再翻过来胶版,最后用胶轮机印刷。每期五六万份报纸,都是这样印刷出来的,非常艰苦。”

回忆当时的艰辛,他认为,这样的体制现在看来比较原始落后,“但是对我们的锻炼是很大的,我们这批人每个人都是多面手。当时的版面、稿件现在来看都很幼稚、很粗糙,采编水平和现在没得比,但是充满生气、生机勃勃,很受欢迎。”

“当记者必须要吃苦”

记者要有“铁脚马眼神仙肚”,刘有庆对此深有体会,“我在报社工作多年,始终铭记,新闻工作者不要怕吃苦,名记者是扎扎实实干出来的。”

他介绍,当时的报社总编辑彭奕曾在东江纵队办报,是“老行专”,时常教导采编人员,“当记者必须要吃苦,外出采访有车当然好,没有就坐手扶拖拉机,手扶拖拉机都没有,那就跑步。他希望我们发扬部队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大家的热情确实很高,团结一致。”

1994年到封开采访洪涝灾害时,刘有庆真正经历了一次“跑步发稿”。时年已超过50岁的他,在封开四个镇遭遇严重洪涝时,主动提出到灾害前线采访。“我和摄影记者陈世棠,在封开采访了八天,没有饭吃,每天都是饼干、矿泉水填肚子。”

经过深入采访,刘有庆在南丰镇委的一块木板上,写出近6000字的长篇通讯《劫后灾区行》,但当时,镇内停水断电交通中断。“要发稿没办法发,怎么办?我只能去32公里外的渔涝镇发稿。”路上,刘有庆得到了两三位好心拖拉机师傅搭载部分路程,自己还需跑步十几公里,才到达邮电所顺利发稿。

“当记者想干出点成绩来,不要怕累,不论多困难都要拼命干,强迫自己要勤奋不能偷懒。”回忆过往,刘有庆满怀激情。

辛勤笔耕为人民

复刊后的《西江日报》,因关注民生实事,得到了群众的真诚拥护。刘有庆喜欢深入群众、深入一线采访,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敬重。在获得的众多荣誉里,他最珍视的是一面锦旗,上书“辛勤笔耕为人民”。

锦旗背后是他为受虐老人伸张正义的故事。“封开两位老人,被入赘的女婿及女儿赶出家门流落街头,群众很气愤,找到我反映情况。我当天就赶去封开,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采访。”报道刊登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有关部门迅速介入,老人的女儿女婿得到了法律的惩罚。当地群众十分感激,制作了两面锦旗,派出村民代表,一面赠送给报社,一面赠送给刘有庆。

“得到群众的嘉奖,是当记者的最高荣誉,这面锦旗,是我记者生涯的最高奖项。”刘有庆认为,“作为一名党报记者,一定要深入群众、尊重群众,必须为群众说话,这是永远不能忘记的。”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实习生 赖泳铭

新闻推荐

女子想改嫁 下老鼠药毒倒丈夫儿女 虽然三被害人得到及时救治,但该女子犯罪动机极为卑劣,法院重判12年

信息时报讯(记者何小敏)一家三口晚饭后先后出现中毒症状,被送院急救,唯独女主人无恙。之后公安机关在垃圾桶里发现老鼠药包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