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报纸的情意□ 罗小林
当年随父母离开老家时,在肇庆客运码头,随西江顺流而下。那一年我只有十二岁。懵懵懂懂的少年,不知天高地厚的,而事实上,老家的事和物,一直都在心头萦绕着,只是那一年的分别后,我再也没有回过来。偏僻、贫穷的老家,还有我日夜思念的童年回忆,都在岁月中轻轻地溜走了。
大学毕业步入社会的那一年,那一年我第一次回到阔别十年的老家。
刚走下长途汽车,迎面听到清脆的邮递员投递报纸的自行车铃声,多么熟识,多么温暖。那位飞一般的邮递员,在我身边疾飞而过,留下一个敏捷潇洒的送报姿势。
回到村里,村口的那座公告栏,依然张贴着报纸。不变的是,最显眼的地方,还是张贴着伴随成长记忆的《西江日报》。这时,刚好叔叔从田里回来了,见到了我,开心地迎上来。
叔叔只读过小学,但总爱在来回田间和家的路上,驻足村口的报纸公告栏,看看贴在墙上的《西江日报》,关心一下国家大事,留意一下农村致富经,看看天气预报,作为种植作物的参考。叔叔告诉我,这个报纸公告栏的报纸最受乡亲欢迎的正是《西江日报》。
我满足地看看村里熟识而又陌生的风景,脑中闪过一个念头,那就是要帮叔叔订一份《西江日报》。如今想想,这个念头真的来得太及时,太珍贵了。
其实我是明白的,那个时候,乡下交通不发达,那时基本没有订阅报纸的人,往往是以单位来订阅的。所有的报纸都要在县城中转,然后再随汽车来到镇上,再由本地的邮递员逐一投递。村里对报纸的推广还是很不错的,还专门在村口设置了一个报刊阅读栏。但是,遇上村里的干部下乡了,报纸的新鲜度就会减。还好,这一切都是由机会改变的。
在老家的行程即将结束,那天镇上墟日,一片热闹闹的场面,那个邮局订报的摊位上,里一层,外一层的挤满了人。我挤进人群里,来到邮局工作人员面前,毫不犹豫的订了一份《西江日报》,投递地址正是叔叔的家中,这就当作送给叔叔的一份精神食粮,祈愿能与庄稼一样有更多的收获。步出人群,有一种喜悦的满足,在我心间泛起微波。
与老家再作一次告别,汽车缓缓地驶离,老家的每一次转变,每一个记忆,都会在岁月中留下美好的印记,都会在我心间留下动人的回忆。
如今,改革开放四十年,老家的变化也是飞速地发展着,《西江日报》亦走过七十年的美好年华。唯一不变的,那就是对于与《西江日报》的情意,我每年都会帮叔叔订上一份饱藏天下事,挖掘肇庆大地风情与乡土巨变息息相关的《西江日报》。叔叔来电告诉我,那几年帮他订阅的报纸,每一天的报纸,看完后都会整整齐齐地叠在一起,从地下一直堆到屋顶,成为了他的一个收藏。
虽然与老家分隔二地,好在通过《西江日报》,让我与老家架起了血浓于水的联系。《西江日报》走过七十年的美丽年华,见证着肇庆大地的巨变与人们的对生活的热爱。如今,从佛山出发,蔓延着风一样的高铁,高铁经过我的老家。还好,我还保持着帮叔叔订阅《西江日报》,这份内心的快乐和满足,源于一份愉悦的源泉,轻微但深刻。正是:一份报纸的情意,一份铭留记忆的热爱。
新闻推荐
文/图西江日报记者戴福钿2018年12月,中国民商总部基地奠基仪式隆重举行,掀开了中国民商布局肇庆新区的全新序幕,引起了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