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岁月里的陪伴□ 邵海明
我每天雷打不动的事情,就是必须阅读当天的《西江日报》。不外出时,我是阅读纸质版的报纸,这样对眼睛有好处,也感觉那才是真正的读报。那满鼻子的油墨香,对喜欢读报的人来说,是一种沁透到骨子里的幸福。如果外出了,我就看电子版的报纸。这个习惯,竟然已经持续了20多个年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因为有《西江日报》的陪伴,不但让我的生活更充实,而且让我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说起与她之间的故事,有着长长的一大串呢!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刚参加工作不久,那时我还是个活力四射的小伙子,每天热衷于运动。某天我在学校的办公室里闲坐,无意间翻阅架上的《西江日报》,竟然发现里面有我们学校姚福初老师的一篇寓言。顿时,我觉得自己和这张报纸的距离拉近了,里面的每一篇文学作品仿佛都不是高不可攀,可能自己也写得出来。而且,阅读其他的版面,我也觉得那些新闻里的事情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从此,我爱上了阅读《西江日报》,每天都到办公室里翻看,对副刊里的文章更是看得如痴如醉。当时的老校长是位慈祥的长者,对我看报纸很是喜欢,还鼓励我说:“小伙子,多看报可以积累文学知识,对教学有益。”校长的鼓励,对于一个涉世不久的青年是很受感动的,我当时就眼眶里湿湿的,拼命忍住了才不让泪水掉下来。
对报纸看多了,我就逐渐了解了她的风格,特别是琢磨那些文学作品,更让我了解了副刊版面的用稿标准。有人说,任何一位作家,都是从本地报纸的副刊版面成长起来的。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虽然我以后并没有成长成为大作家,但我的文学基础确是从《西江日报》里慢慢积淀的。后来,我试着向《西江日报》投稿,在几个月内竟然发表了《夏天的回忆》、《大山里的男人》、《情系经幡》等极为青涩的文章。我心里面明白,我那时的写作水平是不高的,但编辑老师却没有把稿件丢在垃圾篓里,而是用修改后发表的方式鼓励本地作者,这实在是一种包容和爱护的情怀。就是由于编辑老师的爱护,让我从此笔耕不辍,在90年代我还在《广东支部生活》发表了诗歌,在《肇庆消费者》、《人口快讯》、《肇庆公安》、《广东通讯报》等报刊发表散文。现在想想,虽然那时发表的东西还不成熟,甚至现在都有不忍再看的感觉,但一颗文学的种子就在那时候生根发芽,后来就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进入新世纪以后,当时《西江日报》有个版面叫“家庭”,责任编辑周忠明是一位很在意培养本地作者的老师。我当时还不会用电脑,就用稿子端端正正地写稿,然后寄往编辑部。周老师每次看到我的稿子,都会很用心地修改好,然后尽量发表出来。我粗略计算了一下,当时竟然发表了《回眸》、《搀扶着的爱情》、《家有肥妻》等十多篇描写家里长短的文章。当时我还不认识周老师,每次捧着印有自己文章的报纸都会激动不已,也暗暗鞭挞自己:一定不能放弃写作这个爱好,不辜负编辑老师对自己的一片期望。前些年,我在参加市作协组织的一个聚会,才认识了周老师,他说:“我看到是本地作者,就想着不要冷落了他那颗写作的心,尽量将文章修改发表,以此来培养本地作者。”现在想想,这是一颗多么善良的心啊!显示着爱护和包容,目的只是培养本地人才。
后来我买了电脑,学会了电脑投稿。那时候《西江日报》的副刊版面挺多的,有“西江月”、“西江文化”“肇庆故事”、“名城故事”、“城市笔记”等栏目,可以说是为本地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表平台。在这么好的土壤培养下,我勤奋写作,在几年间发表了《转弯处的幸福》、《德庆的民间舞蹈》、《点燃一盏心灯》等几十篇文章,而且琢磨出写节点性的文章更容易在文学版面上稿的经验。这段时间,我认识了副刊部的多位老师,如唐希明、陈彦舟、颜博、刘志刚、周春艳等。他们都对我善意培养,鼓励我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将写作当作一种兴趣,千万不要放弃了。因为有他们的鼓励,让我即使在多么迷惘的情况下,都坚持着夜静爬格子的习惯,并且在2012年获得了《西江日报》副刊部颁发的“十佳优秀作者”荣誉。
《西江日报》不但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而且训练了我的新闻写作能力。因为《西江日报》是本地报,里面登载的都是本地新闻,因此让我很感兴趣,总是觉得好些事情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于是,我也试着把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闻写成稿子投稿。我记得那是在2001年,国家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减免一项款项,让贫困学生可以重返学堂。当时德庆县高良中学获得减免的贫困学生有30多人,他们都是含着泪背着书包回校的。我将这一题材写成了《党的春风似雨露,贫困学生返学忙》新闻稿,投向了新闻部。结果一周之后,在“星期天特刊”的第一版刊发了。这篇文章一刊登,引起了一个小轰动,很多人都在奔走相告:“我们高良镇的新闻上报纸了!”这篇处女作的发表,坚定了我采写新闻的信心,于是便在闲暇时间,骑着摩托车在乡间小路采访,相继发表了《收贷圣手陈志华》、《贫困孩子不放弃学业》、《患癌支书心系村民》、《80后小伙子回乡养孔雀》等几十篇新闻作品。在写新闻的过程中,我还和一位社会新闻记者成为了好朋友,和他一起到乡间采访,发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因为多年的新闻写作积累,我后来成了本县采写《德庆文化人》的主要写作人员,共采写20多个德庆文化人,占了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一。我还尝试在西江日报社主办的《西江传媒》上写新闻采写心得,几年来发表了《谈谈做通讯员的几点感受》、《一篇新闻稿件引发的强烈反应》、《我写“德庆文化人”的几点体会》、《战疫作品,鼓舞人心》等多篇稿件。这些成绩的获得,都是《西江日报》给予了我成长的机会,让我可以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内心情感有个安躺的港湾。
现在,虽然发表的平台少了,但我依然没有停止手中的笔,依然时不时写一些有内涵的作品,以此来激励自己不要停止写作。由于多年的坚持,我也在大浪淘沙中沉淀了下来,成为县内寥寥无几的文学骨干,继续为县内的文学事业做着奉献。
回首漫长岁月里的陪伴,我在此衷心说一句:“感谢《西江日报》,让我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也让我有了一份厚重的精神寄托。”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陈松连通讯员陈铨莹)近日,德庆县工会志愿者服务队来到该县马圩、高良等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一线农民工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