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做旺文化产业惠民生

西江日报 2020-09-08 01:40

西江日报记者 谢江涛

群众文化活动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让市民群众感受文明正能量,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践行文明新风尚;一栋栋旧厂房、旧住宅经过活化利用重拾光彩,摇身一变成创意园和精品民宿,吸引市民群众游玩“打卡”;改善软硬条件,提升服务效能,城乡“15分钟”文化消费圈基本建成,加速释放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

文化大繁荣,惠及大民生。近年来,肇庆市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深挖丰富的文化资源,不遗余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建设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高品质新都市注入文化活水,不断滋润着百姓心田。

优化发展环境 催旺文化产业

华灯初上,位于端州区建设二路的智联梦工场内灯光闪烁、车水马龙。智联科创梦工场原是肇庆星通厂区、元件厂区,保留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红砖建筑结构的旧厂房,经过资源活化利用,融入创意、动漫等元素变身文艺范十足的店铺,吸引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游玩,同时吸引了一批创新企业进驻。

近年来,肇庆围绕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强市建设,先后制定出台了《肇庆市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等文件,设立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扶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新兴文化业态,并落实国家和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引导、积极推动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肇庆积极完善文化用地政策,文化建设用地纳入各级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对重大基础文化设施和标志性文化工程等项目用地优先安排,并鼓励利用“三旧”改造建设文化产业园区。通过资源活化利用,目前全市已打造了端砚文化村、智联梦工厂等15个文化产业聚集地。

宽松的发展环境,造就了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结构,并有力激活文化产业这一新增长点。目前,肇庆市已初步形成了玉器、端砚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其中全市玉器文化产业年产值为200.9亿元,从业人员为16.2万人;▲紧接01版

端砚产值项目投资10多亿元,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年收益近2亿元。2018年,肇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了103.33亿元,占GDP比重为4.9%,首次超过全国的4.48%,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

建立城乡15分钟文化消费圈

今年年初,肇庆在全力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纷纷开启“云端”模式,推出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不打烊,有效满足了特殊时期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消费已成重要民生。近年来,肇庆长期组织举办“百姓大舞台”“周末剧场”“请到肇庆过大年民间艺术巡游”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并定期举办广宁竹子文化节、怀集金燕文化节等节庆文化活动,擦亮一张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名片,不断培育群众文化消费习惯;积极打造南国书香节肇庆分会场暨砚都阅读文化节、砚都读书讲坛等全民阅读活动品牌,组织创作编排了粤剧《烟雨丹青》、音乐剧《青天之端》等一批凸显地方色彩的舞台艺术作品,在满足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同时,有效推动了地方文化品牌的繁荣。

肇庆还深入推进全市“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大力推进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演出服务网建设,深入校园、社区、企业和农村,全面开展图书借阅、培训辅导、巡演巡展、电影放映等服务,同时创新探索“云阅读”“云观展”“云直播”等线上文化产品,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效能,提高文化消费便利度。

目前,全市基本建成市、县、镇、村四级文化消费网络,基本建成以固定文化消费场所为主、流动文化消费和数字文化消费为辅的文化供给体系,基本建成城乡15分钟文化消费圈。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统计数据,2019年,肇庆市城乡居民参与文化消费占45%以上,居民整体满意度在95.5%以上。

打通文化下基层最后一公里

今年春节前夕,2020年肇庆市“红色文艺轻骑兵”下基层惠民活动如期而至。2000多名“红色文艺轻骑兵”走进街道社区、乡村墟镇、学校企业,为基层群众送上过百场惠民文化大餐,营造健康文明的节日氛围。

过去几年,肇庆不断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市各县(市、区)均实现“三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全覆盖,全市104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有三级以上文化站(其中94%为一级文化站),全市1551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建成,进一步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依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肇庆精心策划组织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打造和培育“同饮一江水”广东打工者歌唱大赛和“鼎湖山音乐节”“光影艺术节”“百姓大舞台”“美丽肇庆·周末剧场”“粤读越精彩”等文化惠民项目,为群众送上丰富的精神大餐,文明和谐之风吹遍了基层每个角落。

乘乡村振兴东风,肇庆还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全市所有村庄均完成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着力培育守望相助、邻里相帮的文明乡风。搭上乡村旅游快车,每年的乡村马拉松、“农民丰收节”举办得如火如荼,既挖掘了乡土文化,也催旺了乡村经济。

新闻推荐

用“绣花功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特约评论员 桑胜高

在碧波潋滟的星湖边,矗立着一幢引人注目的船型建筑物,它便是被广大肇庆市民津津乐道的“星湖同舟”。9月3日,肇庆基层社会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