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山村的郑作贤烈士故居
2004年,郑作贤烈士故居被公布为怀集县文物保护单位。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摄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陶木兴
近日,记者走进怀集县坳仔镇大浪村。这里三面环山,绥江从村口流过,在村口的一座山岗上,一座融入西式风格装饰的清末建筑,典雅别致,吸引眼球。
这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郑作贤的祖居古屋,至今保存完好。记者走上20多级台阶,看到一个清末的院门和两堵围墙。院门是两扇两米多高的普通木门,围墙也用普通青砖砌成,跨过门楼,便见有屏风,还有一个圆形的拱门,两边是深深的小巷。
据介绍,郑作贤(1898—1928年),原名郑作礼,坳仔罗大村大浪村人。青年时胸怀大志,追求真理。五四运动期间,在怀集中学读书的郑作贤就与邓拔奇、梁一柱、梁需润、陈嗣炎等怀集进步青年,组建大中华民国学生爱国总会怀集分会,发动学生上街游行宣传,响应五四运动。
1921年秋怀集中学毕业后,与邓拔奇一起到上海浦东中学补习英语和数理化,打算考大学。期间,经常与“两广留沪同学会”会长杨文照等人阅读《新青年》《向导》《劳动界》等进步书刊,讨论中国革命问题。后来,他又转回广州读书,考入中山大学深造。1924年7月,郑作贤与邓拔奇、梁蕴石、梁钟琛、郑淑鸾(女)等怀集青年组织成立“怀集留穗同学会”,创办《怀集青年》刊物,传播革命道理,并参加以毕磊为会长的“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宣传队,积极投身革命。
1927年,郑作贤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11日,张太雷、苏兆征、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广州武装起义。郑作贤与郭士章等怀集籍青年参加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郑作贤不幸被捕。1928年11月,在广州车尾炮台中心洲英勇就义,年仅30岁。新中国成立后,郑作贤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郑作贤故居门楼的石刻记载,郑作贤故居,建于1918年,为中西合璧式建筑,砖木结构,占地1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两院三进保留岭南传统民居型制,但是斗拱、挑檐、回廊、门窗装饰等具有欧陆风格。这幢老屋距今虽然已有100多年历史,但由于做工精细,采用的建材上乘,依然十分完好和坚固。
据悉,郑作贤的父亲郑励精是清末怀集县的首富。他结合中西方特色修建的房屋别看位于山村之中,在清末,别说是怀集县城,就算是肇庆府城内,也很难找到这么豪华的民居。此外,郑励精当年修建“安乐窝”,完全是为了安全的考虑。因为在动荡的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当地匪患严重,腰缠万贯的郑励精将豪宅隐于山村,是为了自保平安。
记者走进屋内,第一道院门上修建了两个射击孔,以防土匪抢劫。经过第一道院门,是一处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庭院,四周是偏房,供长工和家丁等人居住,以及圈养牲口。
在高大正门的两侧都设有挑台,它们用镂花的条石铺成,正门的门框、柱基、挑梁和台阶等,都采用坚固的大理石雕整刻而成。屋内的斗拱、屏风和木柱等木质结构则全部采用楠木。
郑作贤烈士故居既保留岭南传统民居特色,又有欧陆建筑风格,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价值。2004年,郑作贤烈士故居被公布为怀集县文物保护单位。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刘浩辉通讯员邓明奇)日前,怀集口腔医院(东莞口腔医院怀集院区)开业投入运营,这是怀集县首家县级专科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