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斩断穷根 贫困家庭“三朵金花” 走进大学校门
莲社村驻村扶贫工作队辅导贫困户学生填报高考志愿。受访者供图
■链接
7月末,大暑节气已过,正是田间插秧的时节。怀集县连麦镇莲社村田垄间出现2个年轻的身影,是贫困户陈标新家的两个女儿。干活间,旁边的阿叔阿婶不时开玩笑:“咱们的大学生来干活啦。”陈家姐妹听到后腼腆地笑笑,回想起一年前又一次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笑意更深了。
这是陈家第三次收获这种喜悦,这几年,依靠女儿们的努力学习和教育扶贫政策的帮扶,贫困户陈标新家的三个女儿陆陆续续考上了大学,伴随大女儿毕业工作,陈家也结束了全家靠低保的日子。
这几年间,为了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莲社村对口扶贫单位肇庆市委办公室,着重做好教育扶贫,在“扶志”和“扶智”上下了不少功夫。
南方日报记者蓝单
昔日最好的“家具”是满墙的荣誉奖状
走进贫困户陈标新的新居,一眼就可以看到墙上三块由怀集县育才助学会颁发“翰墨馨香”的牌子,陈标新看着牌子感到很自豪:“别人一进门就可以看到三个女儿获得的奖牌。”
这些奖牌是为了奖励和鼓励陈标新家三个女儿的优异学业而颁发的。陈家的三朵金花都成功考入大学。三女儿陈芊华在郑州轻工业大学读大一,二女儿正在肇庆学院读大三,而大女儿已经本科毕业当上了老师。
这一切在几年前,陈标新想都不敢想。
今年53岁的陈标新寡言少语,唯谈及女儿话才多几句。因患上了鼻咽疾病,只能用口腔呼吸,不能长时干体力活,他已经10多年没有外出工作,家中生活一度只能靠低保和妻子莫美藕外出务工的收入维持。
那时候,三个女儿虽是陈家的骄傲,但也是陈家的负担。小孩的学杂费和陈标新的医药费,像沉重的大山一样压着陈标新一家。
2016年,肇庆市委办公室驻村扶贫队走访陈标新旧居时,看到的陈家是这样的景象:黑暗的泥砖房里仅有几张木凳子,电视机等一些普通家庭“标配”的电器也不见踪影,甚至墙上陈旧的灯管也没法打开,为了省电,家中光源就靠着一盏小台灯。
扶贫干部想起当年灯亮的那刻,就像昭示着一家5口今后的命运似的。当时,“啪”的一声,陈标新的大女儿陈小溪打开了桌上的一盏小台灯,瞬间给昏暗的屋内带来一丝光亮。小台灯的灯光,洒向空荡荡的客厅,落在贴满三姐妹奖状的“荣誉墙”上,陈标新指着满墙的奖状,对扶贫干部说,这些就是他家最好的家具,也是最珍贵的财产。
保住教育火苗保住脱贫希望
满墙的奖状让驻村扶贫工作队看到陈家的希望,把这三个姐妹花培养起来,哪里会穷。
为了防止陈标新的女儿们因贫辍学。驻村扶贫干部日常向陈标新反复强调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人穷志不能穷,只有勤奋读书,才走出贫穷、改变现状。”肇庆市委办派驻怀集县连麦镇莲社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叶子敬对陈标新说。
陈标新儿时因为家里贫穷,高中毕业之后就外出打工了。受到扶贫干部的鼓励,结合自身成长经历,陈标新在教育子女上,更加不遗余力。
“不要怕麻烦和困难,越怕,它们就越会找上门。只有勇于面对,敢于克服,才能有所成就。”陈标新用朴实的语言将道理传递给孩子们。
除了鼓励之外,扶贫干部还向陈标新普及了扶贫助学政策,并积极帮忙申请补助,实实在在地为陈标新解决女儿学杂费、生活费的负担。
据了解,2017年,肇庆市委办公室扶贫工作队开始对贫困户在读子女实施助学补助,按照实施方案,对在读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阶段的贫困户家庭学生,按每生每学年5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对在读全日制专科(含高等职业学校)及以上教育阶段的贫困户家庭学生,按每生每学年10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对当年考取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校并就读的学生,一次性奖励2000元。
自从每学年领了国家助学金和帮扶单位肇庆市委办公室“助学奖补”“务工奖补”以及低保补助等,陈家女儿们已无学习费用的负担。
此外,为了改善学习生活条件,2017年,莲社村扶贫帮扶单位肇庆市委办为陈标新提供了一笔危房改造奖励金,加上4万元的危房改造补助,陈标新拆除原有破旧的泥砖房建了新房子。
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枷锁
陈家的日子现在好了。
不仅搬进了新建的三层砖混房,电视机、电冰箱等一系列新家电也添上了。
算算家庭收入,妻子莫美藕在佛山南海打工有工资、大女儿陈小溪去年本科毕业后考录了肇庆学院附属中学当起历史老师有了收入、扶贫产业项目收益有10955元、市委办务工奖补有650元、市委办在读子女奖补有4000元,平均下来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万多元。
更重要的是,现在陈家每个人都精气神十足。
在陈家客厅,陈小草、陈芊华正掰着指头算日子,再过几天,9月开学日的前一天,妈妈就会回来了,这是陈家的传统,开学日比起中秋节、生日都要重要。
陈小草说,妈妈为了节省路费,平常节日常常舍不得回来,但开学前一天一定会回来见她们,说说家常,叮咛几句。
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三姐妹。
“陈小溪、陈小草、陈芊华3个孩子自懂事以来都很听话,很懂得体谅我们,以前在家每天放学回来帮忙烧火做饭、烧柴火、晒稻谷……样样都干。”陈标新说,3个孩子以前都在村里读书,起点低,基础差,但一向都很努力。
陈小溪的就业给了陈家更大的信心,也给两个妹妹树立了一个榜样。
“我要更加努力,再考研究生,争取超过大姐。”去年考上郑州轻工业大学的陈芊华信心满满地说。
而今,陈家三姐妹的故事更是影响了村里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些家庭还想请他女儿做家教,帮村里孩子做辅导。”叶子敬说,下一步扶贫队会帮助陈家进一步加强家风家训建设,向村里人讲述“夫妻同心把3个女孩培养成才圆梦大学”的故事,让村里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我们一向重视贫困户家庭的子女教育,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因为教育与知识的力量,能够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枷锁。”市委办分管扶贫工作的彭剑德说,今后在对贫困户的精准帮扶中,将加重“扶志”与“扶智”力度。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记者苏燕君陈松连肖桂芳王永强通讯员杜志华2020年全国高考昨日顺利开考。肇庆市各部门通力合作、全力以赴为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