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 叶挺将军光辉的人生历程与坚定的革命信仰
位于叶挺将军纪念园内的叶挺雕像。 钟畅新 摄
□秦 蓝
1925年,叶挺受党中央委派,组建以共产党人为骨干的步兵团,在团里建立党支部、营里设立党小组,教育官兵“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战斗”;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叶挺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坚决跟党走,领导南昌起义;抗战期间,领导新四军加强全面建设,部队迅速发展壮大;皖南事变被囚后,以“人格重于生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为座右铭,立起一道高风亮节的丰碑……忠于信仰、勇往直前、开拓创新、勇于拼搏、敢于牺牲、直面担当、一心为公、全身奉献。这是叶挺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
在叶挺将军纪念园工作,不时会被问一些叶挺是否为中共党员的问题。作为工作人员,遇到这类问题,我常常耐心讲解相关史料,让他们深入了解叶挺无私的担当和永远的信仰。
有次和媒体记者聊起这个话题,我认为:现在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也正想借此说说。关于叶挺的党员身份,且不说叶挺1924年第一个以国民党党员身份在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而皖南事变被囚禁5年多,出狱后第二天即重新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同志亲自复电,代表中共中央接纳叶挺重新入党。这些叶挺入党的史实且不说,我们今天单说“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我认为,写了申请书,在党旗下举手宣誓,是加入党组织的第一步,还要在实践中积极践行自己入党的誓言、坚定信仰。叶挺一生忠于自己的信仰不动摇,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毕生奋斗,直至献出生命;而在出狱后即刻申请重新入党,这更体现了一位党员的坚贞信仰。今天,我们一起来深入认识和了解叶挺的党性。
建立党组织,建设人民军队
1925年,叶挺从莫斯科回到上海,由中共中央分配到广东工作,到肇庆组建一支以共产党人为骨干的步兵团,并被任命为团长。这就是叶挺独立团的开始。叶挺按照广东区委意图,结合自己从军经验和黄埔军校以及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车队的经验,参照苏联红军建设理论,锐意创新,决心将这个团打造成军政素质优良、能征惯战的新型革命军队。
叶挺在我党建军史上最早将党的组织建立在团上。团建立党支部,营设立党小组,叶挺独立团是第一个。叶挺在团部建立党支部后,迅速健全组织生活,开展“四操三讲”,不仅党员人数迅速发展,而且战斗力不断加强。叶挺曾在独立团干部会上说:“我们为什么能建立这样的伟大战功?主要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独立团是共产党的军队,因为有了共产党,我们才成为铁军。”
叶挺亲自主持编写政治教育提纲,教育全团官兵明确革命军的宗旨是“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战斗”“是为人民谋利益,保护人民利益的”,叶挺还以军事指挥官身份主持政治活动,给军事工作人员带了头。叶挺还亲自带兵训练,加强干部队伍实战训练,在当时开创了一代新风。在肇庆期间,叶挺组建“西江宣传养成所”和“西江政治研究会”,开展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培养骨干加入共产党,有力推动西江革命运动的发展。
北伐先锋,勇于担当
1926年,北方军阀吴佩孚进攻湖南,威胁广东政府。在众多友军犹豫观望、畏缩不前时,叶挺带领独立团先遣北伐,他在动员会上说:“我们不但代表革命军,而且代表共产党。这是我们北伐中的第一仗,我们一定要打胜。”独立团先于其他部队一个月率先挺进湘鄂,节节胜利,并沿途发动群众,以“铁军”之姿和铁的军容军纪赢得一路赞誉和支持。
9月1日,北伐军兵临武昌城下,由于久攻不下,叶挺独立团上演了“古有抬棺出阵的故事,今有留书攻城的壮举”的悲壮故事。全团官兵阵前留书父母亲人,组成第四军最大一支敢死队,但终因敌众我寡,敌军火力太猛,不到20分钟,第一营第四连全部壮烈牺牲,鲜血染红了武昌城。仅五天战斗,独立团连以上干部死伤11人、士兵140多人,191人长眠于武昌郊外洪山。
北伐军进驻武汉后部队进行了扩编晋级,团升格为师,师升格为军,不少国民党军官随之连连荣升;独立团也升格为师,但原团长叶挺却依然是副师长,师长另任他人。对此,叶挺却一如往常,理解为国共合作中的国共两党军事悬殊的实际情况……他站在共产党员的身份立场考虑,认为自己兼有国民党党员和共产党党员身份,不可与单一身份的国民党党员相比。
南昌起义,身先士卒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许多在北伐后争得官爵的军官迅速拥蒋反共,而叶挺却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坚决跟党走,按照党的指示领导南昌起义,率领部队成为南昌起义主要力量,立下重要历史功勋。
当时各地反共事件相继发生,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受到迫害,不少人跑到武汉寻找党组织,叶挺按照党的指示在师部成立一个教导大队,专门收编这些前来的革命分子,冒险为革命储备了重要力量。
南昌起义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但在起义过程中困难重重,险象环生,而叶挺始终坚定不移,力主举事,投入其领导下的军事力量近1万5千人,成为南昌起义的主要力量;叶挺在南昌起义过程中亲临一线指挥作战,起义后部队南撤过程中,部队屡屡受挫,损失惨重。无论起义前后还是南下途中,险象环生,但叶挺从来都是走在前面、毫无惧色。
临危受命,信仰弥坚
广州起义是南昌起义后又一次重大起义,尽管叶挺清醒地认识到起义的风险与不成熟,但他依然临危受命,在起义前一天被通知从香港回到广州指挥战斗。如他分析,广州起义各方面十分仓促,在共产国际的坚持下起义如期举行,第二天即告失败,广州陷入白色恐怖。
在起义过程中,叶挺从未退缩,按党指示组织起义。广州起义的伟大意义被载入史册,但作为起义领导人的叶挺却受到沉重打击,无法立身,流亡海外近十年。在艰难漂泊的日子里,一些“同学”“袍泽”反复找叶挺“协力共事”,并许诺任军长、师长之位,但叶挺一概拒绝,礼不收信不回,表态“我叶挺忧国心切,是为了民族解放,不是为了谋官混饭吃……任何老关系、老交情,也碍难从命”。“九·一八”事变后,叶挺虽孤居澳门,但一直为抗日斗争在原四军的袍泽、同学中奔走,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反蒋抗日,他以客座参谋身份积极参与谋划。
十年流亡,居无定所,衣食堪忧,但叶挺始终没有放弃信念,在流离中坚持研究现代战争,为日后领导新四军在民族解放战争中取得系列胜利打下了良好基础;考察与广州起义十分相似的德国无产阶级的十一月革命,希望有一日能回到祖国重上战场,带领部队驰骋疆场,再展“铁军”雄风。
民族存亡之际,勇于舍生取义
在新四军的任职问题上,叶挺表示一切服从党的决定。经过与党中央长谈,党中央看到叶挺对执行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中共独立自主战略方针、独立山地游击战、根据地建设等的一致认同,对党的真心如初、忠贞不变。也正是叶挺如此坚持,挫败了国民党以“点验”为名削弱新四军的阴谋。3年时间,叶挺运用现代战争的理念,指导部队加强全面建设,迅速发展壮大,将新四军从1万多人发展到10万多人。
新四军组建之初,军费十分困难,叶挺用尽各种关系筹募军资,向海外华侨以及国内好友多方筹资,并通过同学、袍泽反复与国民党方面交涉,其夫人也捐出自己的嫁妆和父母的养老钱,购买枪支支援新四军;而其胞弟也在筹备军资途中牺牲,年仅37岁。
重回战场的叶挺领导新四军艰苦生存、战斗,对敌作战5000多次,消灭日伪军13万多人,完成了战略开展和开创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任务,为实现全面抗战胜利立下不朽功勋。
身陷囹圄,不改其志
皖南事变前,叶挺率部队奉命撤离皖南北移,他亲署发表《新四军为离开皖南敌后告皖南同胞书》:“亲爱的皖南同胞们:三年来,我们为民族的解放,祖国的生存,奉命坚持皖南的抗战。三年和你们共患难,同生死,喋鲜血,抛头颅,抗强敌,保山河,而我们也在你们的爱护支助下壮大起来。但是,今天我们又奉命要进军敌后了,我们将与三年来相依为命的皖南八百万同胞分别了……”赤子情怀,忧患之情,溢于言表,令人动容。
皖南事变后,叶挺为营救战友身陷囹圄,被辗转囚禁5年多,受尽屈辱和煎熬。不少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校友前来用袍泽之情、同窗之谊进行劝导,蒋介石许以高官厚禄、军衔兵权,只需要叶挺公开申明皖南事变责任在新四军即可。叶挺以“人格重于生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为座右铭,立起一道高风亮节的丰碑。记者曾采访叶挺,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叶挺说:“除了为人民外,还能为什么?!”出狱后第二天叶挺即致电中共中央请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之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贡献我的一切。”毛泽东同志亲自修改复电,以“亲爱的叶挺同志”相称,其深意与感怀之情溢于言表。
忠于信仰、勇往直前、开拓创新、勇于拼搏、敢于牺牲、直面担当、一心为公、全身奉献……这就是叶挺作为一位共产党员的党性。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王永强)昨日,省委网信办、重点互联网企业和省级网络社会组织一行到肇庆调研考察农业种植项目,相关企业与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