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老已归诗句在

西江日报 2020-07-15 01:22

三洲岩摩崖石刻有诗、词、纪事、游记等题材,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和异体字等多种书体。内容涉及理学思想、宗教迷信、百姓疾苦、少数民族抗争等。这些石刻无不与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息息相关,历史文化信息丰富,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历史名人及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三洲岩曾以其神奇的魅力吸引许多南来北往的文人墨客,当年苏东坡从海南北归,不惜绕道长途跋涉,从藤县专程前来三洲岩一游,留下题名而去。据《德庆州志》记载:德庆三洲岩。苏轼题名:“东坡居士自海南还来游,武陵弓允明夫、东坡幼子过叔党同至,元符三年九月二十四日也。”宋绍圣四年(1097年)六月,苏东坡遭贬到海南儋州。元符三年(1100年),苏东坡遇赦北归,坐船从广西沿西江顺流而下,途经康州(今德庆)三洲岩,见其山岩幽胜,遂下船游览并题记。这题刻对研究苏东坡在广东的历史有重要意义,可惜的是其手书题刻已被后人开采石头所损坏。

苏东坡经过三洲岩,在文学史上虽不算大事,但带来的“名人效应”却影响深远。清末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未有亲履三洲岩之缘,却知道苏东坡三洲岩题名一事(可能看到拓本),即题诗一首,诗中说:“古人弃我去,留我题名处。何时我来游,亦刻数行字。”元代诗人刘中孚到三洲岩游历留下诗篇:“蓬莱夜失第三山,飞落城东锦水湾。汹涌滩场朝雨后,参差岩影夕阳间。野花隔岸自开落,仙子与人相往还。坡老已归诗句在,空留名胜刻巉顽。”刘中孚把三洲岩诠释为蓬莱的第三座山,同时赞美了三洲岩山水的奇丽。不仅如此,作者还把到这里寻幽探胜的人们视为仙子,最后以名德重望的苏轼留有题刻收尾,把自然、人文融合在一起。

和苏东坡一样,名人贬谪途经三洲岩题名的还有南宋名相李纲,于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在三洲岩题“玉乳岩”和《玉乳岩诗》。李纲于建炎元年(1127年),受到殿中侍御史张浚弹劾,罢观文殿大学士,留提举洞霄宫之职。建炎二年(1128年),被贬谪海南岛万安军。建炎四年(1130年),流放遇赦北归,途经康州(今德庆),在三洲岩题“玉乳岩”和《玉乳岩诗》。

在众多摩崖石刻中,除了山水游记,还有北宋诗人元绛为纪念康州知州赵师旦带领部下抗击外敌而英勇牺牲的《悯忠诗》:“转战谯门日再晡,空拳犹自冒戈殳。身垂虎口方坚坐,命弃鸿毛更疾呼。柱下杲卿余断节,裤间杵臼得遗孤。呼嗟天下英雄气,不愧西山士大夫”。这首诗是为缅怀时任康州(今德庆)知州的赵师旦而作。宋皇佑四年(1052年),赵师旦为抵抗广西侬智高的起义军,保卫康州城,保护康州的黎民百姓,率领300兵丁抗击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与城共亡。

新闻推荐

传唱红歌传承红色记忆

红心向党,爱国爱家。“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经典的旋律响起,唱响红歌,讴歌时代主...

 
相关阅读